科普北海丨太液荷香八百年:从辽金御苑到现代公园的生生不息(一)
2025-06-27 09:1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夏至一过,北京地区的荷花就陆续盛开了,又到了赏荷姿、品荷香的时节。荷花作为北海公园的一园一品花卉,每年都吸引了许多游客来赏析,但你知道这荷香已经有八百多年之久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念叨念叨。

《金史·河渠志》中记载:“金都于燕,东去潞水五十里,故为闸以节高良[梁]河、白莲潭诸水,以通山东、河北之粟。”文中所提的“白莲潭”是不是指的北海呢?

北海在水利史上属于高梁河水系一部分。我国水利史学科的奠基人姚汉源先生在《元代以前的高梁河水利》一文中提出“最初白莲潭应包括今北海、中海部分。”这里说的“最初”便是该文中提到了“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即金朝。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在其专著《历史地理研究》中根据姚汉源先生的观点,补充说明了“白莲潭实际上也就是高梁河河床最宽阔的部分。”并推断了白莲潭上所建两处水闸的位置。

图片出自侯仁之《历史地理研究》

“白莲潭”从字面上来看,便知水中有荷花生长(在我国古汉语中“莲”即“荷”)。更有金朝《中州集》宫词中的“薰风十里琼华岛,一派歌声唱采莲”诗句,描绘了采集莲蓬的场景。而该诗中“琼华岛”的命名,可由元朝《辍耕录》中的“万寿山在大内西北太液池之阳,金人名琼花岛”来证实。所以从地理名称和文献记载中都得以证实早在金代北海水域就有荷花生长,且伴随着人类的相关活动。

元朝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北海荷花的诗歌,如元末明初画家王蒙的《宫词》中“南风吹断采莲歌,夜雨新添太液波。”同时期陶宗仪的《元氏掖庭记》中“巳酉仲秋之夜,武宗与诸嫔妃泛月于禁苑太液池中。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绿荷含香,芳藻吐秀。……又彩帛结成采菱采莲之舟,轻快便捷,往来如飞。”都描绘了太液池中荷花的景象。

到了明朝关于北海荷花文字描述便多了起来。

文学家、书画家文徵明《甫田集》中《琼华岛诗》的“落日芙蓉烟袅袅,秋风桂树露团团。”

政治家、文学家李贤《古穰集》中《赐游西苑记》的“西苑初入苑门,即临太液池,蒲苇盈水际,如剑戟丛立,芰荷翠洁,清目可爱。”

政治家杨士奇《东里集》中《从游西苑诗》的“棹穿萍藻波间雪,旗珣芙蓉水上霞。”

文学家、内阁首辅胡广《胡文穆集》中《重陪驾至太液池》的“芳草茸茸细,池荷个个圆。”

文学家蒋一葵《长安客话》的“万历初,上御龙舟泛太液池,辅臣张居正歌以纪其盛曰:‘景风吹彻浮萍绿,万顷波光千嶂木,两岸离宫杨柳垂,中心水殿芙蓉簇。’”

更有宣宗章帝御制诗《太液池送黄淮辞政》的“太液清泠涵碧藻,杨柳芙蓉相映好。”

这些诗歌中都表明了北海的琼华岛和太液池区域有荷花的生长,“芙蓉”一词在晋代崔豹《古今注》下卷中有“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的解析。

清朝是距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也是文献资料留存最多最多样化的朝代。

朱彝尊《宸垣识略》中《台城路·辽后洗妆楼》的“细草含茸,圆荷倚盖。”描述了琼华岛周围的荷花。(诗名中的“辽后洗妆楼”便是指北海琼华岛,相传这里曾经是萧太后的梳妆台。该传说源于萧太后曾经在这里落脚,并梳洗打扮,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有提及。)

乾隆御制诗中更是多次出现了荷花,如:

《新秋悦心殿》的“荷香过雨常来座,松籁生凉正满襟”;

《看画廊》的“绿树红荷又一时,爽风不断镜中吹”;

《太液泛舟》的“新荷才点田田叶,激石微添细细湍”;

《画舫斋》的“风荷呈静影,烟树入晴光”;

《镜清斋即景》的“池荷有余芳,岩树无双美”;

《御制枕峦亭诗》的“着个笠亭嵂崒顶,祗疑莲朵涌珠宫”。

匾额楹联中也有出现,如:

烟云尽态亭东面左侧亭柱下段刻文的“新笋成林絻个个,嫩荷出水故田田”,西面右侧亭柱中段刻文的“鱼唼花红浮水面,蜗盘藓绿布阶心”;

承光殿内诗匾《圣制憩承光殿诗》的“柏露润从仰处浥,荷风香自俯中闻”。

承光殿内诗匾

根据《奉宸苑财务类档》中北海苑丞吉增文勋于光绪五年(1879年)呈报的关于北海水产收入账的记录“北海水产(包含鲜藕、莲蓬、菱角、鸡头)除承应皇太后、皇上膳房予备用处,每年收莲藕银一百零五两。用于‘办买植藕用大小水桶席篓绳杠扁担皮岔布匹交差饭食’等用途”

更有光绪八年(1882年)慈禧下懿旨“所有三海莲花、荷叶、藕,均着看管严禁,不许再动,以备赏玩”。

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关于北海荷花的影像资料。

图片来源:《中国眺望Views of China》乔治·厄內斯特·莫理循摄影作品(1890年)

图片来源:《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小川一真摄影作品(1906)

图片来源:《北京名胜》山本讃七郎摄影作品(1900-1901年)

图片来源:《从阿穆尔到北京到紫禁城Down the Amur, Peking, The Forbidden City》伯顿·霍姆斯摄影作品(1901年)

图片来源:《穆默的摄影日记Ein Tagebuch in Bildern》阿尔方斯·冯·穆默摄影作品(1901年)

由于篇幅有限,民国以后的内容,我们下一期接着聊。


作者:

北京北海公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