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京东城
最好是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相恋
不见钟鼓楼飞檐下 你回眸的眼
不见护城河水面 倒映的缱绻
思念的藤蔓便不会攀上心间
与北京东城
最好是不相识 如此便可不相思
不识南锣鼓巷转角的偶遇
不识三里河畔并肩的足迹
心底的牵挂便不会生根成痴
与北京东城
最好是不相知 如此便可不相忆
不知国子监的古槐花儿
曾为谁飘落
不知史家胡同的月光
曾温柔了谁的梦乡……
从古至今
北京东城
令多少人魂牵梦绕
从此刻至远方
北京东城
又将令多少人心驰神往
01
1936年,盔甲厂13号,斯诺夫妇的书桌前,煤油灯的光晕里,描绘着红色中国的模样。从这里出发的行囊,装满对延安的向往,在这里撰写的文字,让世界读懂红星照耀的中国。
时光荏苒,毗邻川流不息的北京站,北京盔甲厂宾馆(北京中安宾馆),斯诺夫妇半身铜像静静伫立。几步之外,生平事迹的橱窗次第铺展,泛黄的老照片、油印的报纸……正以无声的语言,将斯诺夫妇跨越山海的故事,娓娓诉说于往来的游人。
如今客房床头的书籍,仍在讲述那些奔赴的时光,斑驳的书页间,藏着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当游客的指尖轻轻触碰,历史便从字缝间苏醒。
初心如炽,红星闪耀。
02
1950年,丰盛胡同10号的门扉里,小猫轻踩泛黄的稿笺,三幕话剧的轮廓在这里浮现,《龙须沟》的故事从笔尖流淌。
老舍先生踏察过沟畔的旧迹新痕,字句间奔涌着对北京的炽热澎湃。他以文字再现龙须沟的模样,见证臭水沟化作金鱼池的旧貌新颜。
焦菊隐妙笔再赋,让《龙须沟》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这座以“人民”命名的剧院,于舞台方寸间耕耘,于岁月沉淀中收获,经典永恒,生生不息。人艺不远处的丹柿小院,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
京味悠长,斯人永念。
03
1959年,人民大会堂。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被紧握,“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响彻神州。
东城区环卫中心时传祥所,承载着劳模生前奋斗足迹的地方,寒来暑往,一代又一代的环卫工人在这里扎根。他们以时传祥为榜样,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接续奋斗。
2016年,“80后”李萌接过“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的重任,看似柔弱的她,骨子里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面对最脏最累的工作,她和她的团队总是冲锋在前,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25年,这份坚守与奉献迎来至高荣誉,李萌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劳模精神,代代相传。
04
1973年,史铁生摇着轮椅,来到地坛公园。他望尽园中四季轮转,将生命的哲思凝成《我与地坛》。
每一棵树,每一寸草,都记得那徘徊的身影。是地坛的气场,抚平了史铁生内心的痛苦,看蜂飞蝶舞,听草动虫鸣。
2023年,“我与地坛”北京书市重启,书市现场,热闹似火,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总有一隅之地,留给史铁生的散文随笔,他的身影虽已走远,精神却在地坛永驻。
旧书新知,开卷有益。
05
1980年,翠花胡同43号,改革开放的曙光,化做胡同小店蒸腾的烟火。郭氏夫妇揉进面团的,是对未来的渴望。掀开个体经营崭新篇章,改革开放后北京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馆,应运而生。
灶台腾起的热气里,翻涌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四十五载岁月悠悠流转,从七种小菜到自助点单,从现金到扫码,时代浪潮奔涌向前,匠心坚守如磐。
2022年,《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落地生根,新一代掌柜郭华接过全国首张变更执照。新政似春风化雨,滋养着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沃土,胡同深处飘出的阵阵饭香,浸润成市场经济蓬勃的气象。
四方食客,闻香而至。
06
2008年盛夏,奥运圣火照亮京华大地,东四奥林匹克社区里,萨马兰奇与邓亚萍并肩而来,他们手中金剪轻扬,为顾拜旦、萨马兰奇、罗格三座雕像裁开岁月的锦缎,让奥林匹克精神在古老胡同生根发芽。
十四载光阴流转,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世界首个“双奥社区”落地东四街道,巴赫雕像在奥林匹克社区公园揭幕,四座雕像相映成辉,成为“双奥之城”动人注脚。
国运昌隆处,体育正蓬勃。北京东城是奥运冠军的摇篮——
从张怡宁挥拍间攻守自由流转,到滕海滨在跳马上划出完美弧线,从陈颖的25米运动手枪沉稳击发,到张楠在羽毛球赛场肆意挥洒,从何可欣于高低杠间辗转腾挪,到曹缘、张家齐在跳水台书写传奇,再到冯雨、常昊于花样泳池绽放芳华……
一代代东城健儿以拼搏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奥运赛场上书写着属于东城的荣耀篇章。
体育荣光,开创未来。
07
2011年,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号角吹响,东城全区上下、社会各界热情满腔,共同守护中轴的古韵风华。
李欣用影像记录过往,解读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钟鼓楼畔的老屋檐下,申请式退租带来温暖希望,王桂琴的小院重焕新颜,幸福在青砖灰瓦间生长……
疏解,是拂去岁月的羁绊;修缮,是再现历史的模样;更新,是注入时代的活力。老城的文脉在砖石间流淌。
2024年,世界遗产大会聚光灯下,印度新德里会场内,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的喜讯传遍四方。
北京老城脊梁7.8公里纵贯东城,15处遗产构成要素,12处坐落于东城,彰显首都核心区不凡魅力。
中轴脉动,古都华光。
08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烈焰腾空,票房似蛟龙叩响国漫巅峰。这耀眼辉煌的幕后,藏着东城区“筑巢引凤”的慧眼识珠。
“文菁人才计划”如春日暖阳,培育文化星河中璀璨之星。总制片人王竞,十四年光影征途,用执着与敏锐在影视浪潮中掌舵,每一部佳作都震撼人心。《哪吒2》匠心淬炼,微小角色亦有生命。在东城的赋能下,中国故事披上东方美学的霓裳。
东城始终与追梦人并肩,以政策羽翼、资源沃土,托举创作者心无旁骛地翱翔。
创新为翼,世界启航。
与北京东城
最好是长相守
如此方能不相忘
守长安街的悠悠岁月
守中轴线的古韵悠扬
让眷恋的情思在心底永久珍藏
从斯诺笔下的红色曙光
到老舍文字里的市井沧桑
从时传祥手中盛满奉献
到奥运健儿闪耀赛场
从悦宾饭馆飘出的第一缕饭香
到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欢呼声响
从“我与地坛”“旧书新知”
到国漫巨作背后的创意激荡
有太多人情不自禁 为你驻足
有太多人心驰神往 与你相依
让我们以热爱点燃星火
以奋斗汇聚江河
奔涌向属于你我的壮阔未来
文字:洪珊
图片:张维民 林萱 张传东 刁立声 乔健
部分图片来源于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