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北京城市副中心昨日发布“运河英才计划2.0版”,以“安居+乐业+成长”全周期支持体系、五类人才精准滴灌政策及青年人才专项优待三大突破,构建“政策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人才发展新格局。
据悉,该计划已储备4000余套人才公寓覆盖核心区及重点产业园,配套“运河人才卡”“新青年夜校”20余项专属服务,为青年人才打造“来得了、留得下、发展好”的友好型城市生态。
全方位支持体系升级 夯实人才发展根基
“运河英才计划2.0版”围绕副中心功能定位与高质量发展目标,构建起覆盖“安居+乐业+成长”的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体系。与以往版本相比,此次政策显著扩大了纳入“运河英才”的人群范围,支持政策也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基础到深化的全面升级。
在资金奖励机制上,政策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对于新入选的“运河英才”,根据人才层次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同时,建立动态奖励“加码”制度,对实现人才层次晋升的,按照相应层次予以补足,切实激发人才追求卓越、不断突破的内生动力。
住房租赁方面,针对通州区无房的青年后备人才创新推出“租补双轨”的灵活方案。选择人才公寓的,可享受人才公寓入住优惠;选择租房补贴的,可选择市场化方式租赁区内住房,享受一定额度租房补贴。目前,人才公寓供应充足,已储备4000余套,近期可投入使用近2000套,后续将结合需求情况加大房源筹集力度。房源不仅覆盖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还延伸至网安园、种业园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周边,精准匹配相关企业人才居住需求,实现职住平衡。
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成为人才科研攻坚的坚实后盾。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通过项目资助方式予以支持。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博士后,提供科研经费、生活补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活动、项目资助的,提供一次性资金奖励;对继续在副中心创新创业的符合条件的博士后,提供一次性安家补贴。
公共服务环节,以高效便捷为核心,为人才提供“极速体验”。提供政务服务直通车,为所在用人单位办理工商、税务、财务、金融以及人事服务等行政审批事项提供代办、帮办等便利化服务;解决《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办理需求,采取随报随批方式快捷办理;欢迎外籍人才齐聚副中心,提供出入境便利化,为外籍人才提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联办”、出入境证件立等可取、薪酬购付汇便利化等服务。
精准滴灌五类人才 定制专属发展路径
“运河英才计划2.0版”针对战略类、产业类、国际类、创新创业类及青年群体五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实施“精准滴灌”式的扶持策略,为每类人才量身定制专属发展路径。
对于战略人才,实行“私人订制”的科研支持模式。为战略人才提供“一事一议”科研支持,按需提供科研队伍组织、基础研究项目管理、区内科研项目和科研资金等支持。
为产业人才提供政务服务直通车,紧密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为重点,加强急需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
为国际人才搭建国际化交流交往平台,邀请参加各类重要会议、论坛、活动;为国际人才举办会议、开展活动提供共享会议室、活动空间。
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创业启动指导、对接孵化机构,提供办公空间、专利评估、商业化路径设计、技术方案可视化包装、成果转化启动资金补贴等全链条支持。
青年群体作为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在“运河英才计划2.0版”中获得广阔发展空间。政策专门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支持青年后备人才实施细则(试行)》,从多个维度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厚植青春发展沃土 青年友好之城汇聚活力
通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局局长孟志强表示,新政策有三个突出特点:
提档升级,从关注人才“安居”等生活保障,拓展到“安居+乐业+成长”的全方位支持。
精准赋能,针对重点支持的战略人才、产业人才、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青年人才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支持举措。
覆盖扩面,把广大青年人才群体纳入覆盖范围,提供住房安居、文旅休闲等支持,努力营造“近悦远来、心向往之”的人才发展环境。
此外,配套推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支持青年后备人才实施细则(试行)》,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铺就“快车道”。
以活动赋能成长,定期举办“副中心有我·新青年夜校”“青创北京”创新创业大赛、“副中心有我·青年实干家”实习计划等品牌活动,组织职业发展讲座、交流沙龙、实地观摩,助力青年人才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以竞赛奖补“激励卓越”:参加国际级、国家级、市级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的技能人才,按竞赛结果等第给予一次性竞赛奖励。
服务配套上,经认定的青年后备人才可申领“运河人才卡”,享受文旅、出行、金融、法律等全方位专属服务。
组织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青年后备人才开展联谊、户外拓展、创意市集等活动,助力拓展“朋友圈”。
线上购买通州区主办的大型文艺演出门票享6折优惠,优先参与马拉松等健身赛事,满足青年“乐享”品质生活。
责任编辑 刘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