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台聚焦六里桥街道望园社区:老旧小区道路修缮实现微循环优化
2025-06-28 15:5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北京卫视《特别关注》栏目聚焦六里桥街道望园东里小区和西局后街道路施工改造项目,记者深入一线了解基层工作者的创新做法,将老旧小区道路破损严重、出行混乱、绿化环境差等群众高频诉求的整治过程进行全面报道。到节目播出时,望园东里小区和西局后街正以崭新的姿态进入居民生活圈。

此次我们首先进入望园社区,家门口更美、幸福感更强,大家直呼越来越“高大上”了啊!

据悉,望园东里小区始建于1999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常住人口近9000人,居住密度高、公共设施老化严重。

今年望园社区建立了“先丰站”机制,依托“六里星光”先锋办“桥连民声”工作法,通过“睦邻议事亭”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广泛收集民意。经过汇总分析,大部分居民诉求都与小区道路有关。

原铺设的地砖大多破裂,井盖密集导致地面凸起洼陷,一下雨就积水,老人和小孩出行也不安全,容易绊倒;行人车辆都自小区北门出入,混行无序且通行不畅,导致北门门口交通压力大,存在安全隐患;停车位本不多,有居民私装地锁或是用电动自行车占车位,导致停车更加紧张;绿地面积和绿化空间不足,部分居民私自将绿地改为小菜园,使小区可利用的绿地面积更加缩小。

居民们的诉求不仅仅是路面重修问题,如何规划空间缓解出入口的交通压力和停车难问题、如何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营造更为舒适的绿化景观空间都是基层工作者需要考虑的。望园社区协调相关部门多次展开研讨明确整治方案,最终决定首先对小区内1500平方米主干道路和12号楼前500平方米路面进行重修,拓宽北大门,在绿化带补种绿植。

过程中也有居民提出反对意见,对于修路,大家都有各自的顾虑。“马上要高考了,修路噪声这么大,孩子怎么复习呀!”“是不是要把我的小菜园拆了?”“施工期间我们车停哪呀?”“施工期间北门无法通行,更不方便了。”

对此,望园社区书记带领社区干部及各楼门长挨家挨户上门做好安抚和解释工作。施工期只有半个多月,为了照顾老人、婴幼儿、高考学生等各方人员需求,施工方将在午休时间、高考和端午假期期间停工,修路的同时也会重新规划小区空间,环境好了大家都受益。

5月底施工队正式进驻,在工程推进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与施工团队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安排专人做好南门和北门的秩序引导和安全提示,确保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历时17天,在各方共同期盼下,望园东里小区道路改造工程顺利完成。

打造小区道路微循环系统

东区北大门在原有基础上拓宽1米,进出双行可以错开,且打通望园北路的连通性,保障东侧万丰路主干道、南侧幼儿园和两侧居民区的行车畅通,实现内部U形主干道与外部市政道路形成空间微循环。

路面光滑平整

一进大门,整个空间像按下了“美颜”键,崭新的沥青路面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原本高低起伏的“波浪路” 变为平坦光滑的“幸福路”。沥青一干,张大爷就迫不及待在新路上遛个弯,“路平整了,走得也踏实,再也不用担心会摔跟头了!”

重构停车空间

主干道路和12号楼前共规划出70个停车位。同时望园社区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外部路侧静态停车,并与物业公司协商加强停车规划管理,减少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优化绿色空间

居民主动配合将小菜园拆除,原本黄土裸露的地面上补种了绿植,通过后期维护修缮,要让大家出门见绿。北京丰台城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更换了10余个道路照明灯,使小区整体形象更加美观。

走进望园东里小区,宽敞平坦的道路旁绿意绵延,夜幕降临,统一更换的照明灯徐徐开启,照亮了居民们的幸福回家路。

电视台采访时大家都说,这才是“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落到实处的鲜活体现。社区的事就该居民共同参与,从前是“你做我看”,现在是“我说你听,然后我们一起做”,居民有了参与感,社区治理形成合力,这样的家园才能越建越好!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六里桥街道供稿

编辑 李娜

审核 肖园


作者: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