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院闲谈(二十三)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周家望

2025-06-29 15:55 语音播报

深读

云德医己

云德先生,文学博士,散文名家,海右济宁人。有名士风骨,发如银针,根根有冲冠之势,身长八尺,凛凛有壮伟之象。任侠使气,古道热肠。或因正气压邪,云德公鲜有疾,能饮而不贪杯,能写而不醉虚名。先生荣休前,以犯颜直谏为常事,口无遮拦,率性谈吐,京城官场、文场皆知其豪直也。云德公尝语余:偶感风寒时,取大玻璃杯,倒些许威士忌酒,复兑大半杯白水,一气饮下,伤风感冒不治自愈,且屡试不爽,已成医己妙方。

剁尾活猴

一日,饭后在街头散步。身边有两白领才俊行过,北京土著口音,边走边自嘲:“天天累得跟剁尾巴活猴似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鲜活语言必定来自生活,信哉斯言!于是,回家寻一素扇面,提笔蘸墨写道:“天天累得跟剁尾巴活猴似的,还总说有用使人不寂寞,可笑不?”落款钤印,持之会友,见之无不称趣。越明年,为新华社一老友好歹索去,或因其言戏谑尔。

天价借据

白纸写黑字,落笔须谨慎,此乃文字重于言语之故也。百姓生活写契定约如是,公文尤其如此,自古便有“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之说。至今定州署衙门前,依旧制仍有“一字进公门,九牛拉不出”碑碣立焉。某年,一同窗旧友匆匆寻来,借款应急。江湖救急,故交之道岂可废弛?余忙依数借其6万元。事在紧急,故见面只寥寥数语,友人携一借据留下,来时已折好,余未过目展观,随手置于屉匣中。春去春来,友人还款,余设宴以待,并将借据当面交还。打开看时,只见上面写道:“今借到周家望60000万元。”二人观之,大笑不止。

坑自口出

人处兴奋时,务必慢半拍,三思而言。古人云“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余曾为时政记者多年,常报道领导活动,亦曾遇到干部“社死场景”。某年春,领导植树,小干部陪领导培土浇水。是日惠风和畅,草长莺飞,领导心情大好,谈笑风生。小干部见状亦尽扫拘谨,边挥锨边脱口而出:“往年种树,都是领导们来了现挖坑。今年我们怕领导累着,提前把坑给您挖好了!”言既出口,自觉有歧义,偷觑领导,那官长脸色已然晴转阴沉,如山雨欲来。此人见状,霎时额角汗涔涔,心头惊瑟瑟,几不知如何用锨。须臾,领导径自登车,一言不发而去,留下众人错愕于风中。


编辑:曾子芊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