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9 18:30
6月28日,伴随着演员李腾飞用口琴吹奏起《东方之珠》的旋律,“鼓楼西在香江”发布会在鼓楼西剧场举行。现场宣布了鼓楼西戏剧与香港中英剧团从2025年到2027年的战略合作计划,双方将就《血色双城记》《一只猿的报告》《边城》《一日三秋》四部戏进行四种不同方式的亲密合作。由香港中英剧团根据狄更斯长篇小说《双城记》改编的话剧《血色双城记》也于6月27日至29日在鼓楼西剧场正式首演。
两个剧团四部作品四种合作方式
创建11年的鼓楼西戏剧与成立46年的香港中英剧团之间的战略合作,因双方对戏剧的热情而起,共同掀开了内地与香港戏剧文化深度交流的新篇章。据介绍,此次香港中英剧团首次把《血色双城记》带到内地,与北京、上海、广州的观众见面;未来,香港中英剧团的作品将被更多内地观众看到。而鼓楼西戏剧在亮相上海、广州之后,也将首次乘着维多利亚的港风抵达香港,并以崭新的样貌呈现:内地与香港的艺术家将共同创作粤语版音乐剧《边城》;鼓楼西制作的独角戏《一只猿的报告》不仅将赴香港演出,还计划制作粤语版;《一日三秋》也会特别制作粤语版。
鼓楼西戏剧创始人李羊朵表达了对香港这座城市的亲近感,并表示希望在香港回归3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能在北京与香港乃至大湾区之间架起一座戏剧之桥、文化之桥,借由戏剧促进人与人最真实的共鸣与交融。中英剧团艺术总监张可坚则介绍了剧团过去46年在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他们对文化交流的看法:“不但上演彼此剧目,更深度的交流应该是两个地方的艺术工作者共同创作。”
作家刘震云也分享了自己在与鼓楼西戏剧合作三部舞台剧《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一日三秋》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戏剧魅力,并表达了希望将这些剧目陆续搬上香港舞台的期待与愿景。
粤语版音乐剧《边城》单曲首次亮相
发布会现场,粤语版音乐剧《边城》的单曲《天边外》与《小渡头》首次与内地观众见面。两支单曲皆由钟志荣作曲、填词,中英剧团的演员刘仲轩、陈雅媛、尹溥程深情呈现,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也让大家对如何用粤语演绎湘西故事充满期待。
司徒慧焯导演和音乐人钟志荣一起分享了他们与《边城》的故事,司徒慧焯导演透露,无论是地域距离提供的审美视角,还是剧中台词“不要怕”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以及小说中关于音乐的描写和湘西特有的歌唱风俗,都给他们做粤语音乐剧《边城》带来了创作的灵感。钟志荣则表示,自己被小说《边城》中单纯、美好、诗意的世界深深打动,他寻寻觅觅近二十年来,再没有第二个故事可以这样打动他,他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缘分。
粤语话剧《血色双城记》令戏迷惊喜
6月27日—29日,香港中英剧团改编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长篇杰作《双城记》的粤语话剧《血色双城记》,由英国剧作家何乐为改编成剧本,再由中英剧团的张可坚导演翻译成粤语剧本并执导。该剧在改编原著和舞台呈现方面,充分展现了编剧与导演的功力,让看过原著的观众也会有耳目一新的惊喜之感。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正是新旧秩序交替的黄金时刻,狄更斯以此为背景,创作了举世知名的《双城记》,讲述一场不同阶层新仇旧恨引发出来的悲剧。当19世纪文学巨著遇见当代剧场美学,这部跨越时空的经典被香港中英剧团重新诠释,角色交缠的命运,也织出鲜血染红的双城浮世绘。
原著作品人物众多,故事时间跨度长,情节曲折,体制庞大,《血色双城记》在改编成戏剧文本时,以双线结构突出救赎主题。一条故事线是狄法芝太太因贵族马车压死了自己的儿子,而决心为复仇不择手段,誓要将侯爵家族赶尽杀绝,到最后她被杀死,反而恢复了原初的笑容;另一条故事线是出身卑微的律师卡顿一开始是自我放弃,但因为怀着对奴诗·文历的爱,最后转变成自我牺牲的人。两个人物的结局都是死亡,剧本透过二人之转变对照,探问什么救赎的意义。两条互相交织的线索也均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展现出大时代的历史浮沉。
舞台上布满面向观众的椅子,是法院、审判庭,也是人间悲喜的观众席;转场时,演员在舞台两侧通过麦克风哼唱旋律,是角色的独白,也是最好时代与最坏时代之间的摩擦声;优秀的七位演员几乎全程不下场,并且通过瞬间变换服装造型一人分饰多角,让每个人物都呈现出不同的弧光。
有观众兴奋盛赞:“非常欣赏香港中英剧团带来的精彩佳作!听粤语、看字幕、欣赏这样一部独特的经典作品,让人更加感受到《双城记》的深刻内涵和文化韵味!”还有很多观众表示,希望能够看到更多香港剧团的演出,也期待香港和内地戏剧人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能够创作出更多令人惊喜的舞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