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热力站|日均吃进1800吨垃圾,北京打造减污降碳新标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王天翊

2025-06-30 14:24 语音播报

城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垃圾如何实现无污染、资源再利用?近日,“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主题采访团走进朝阳环境运营的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清洁焚烧中心,看看它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北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朝阳区金盏乡,占地面积近3平方公里,承担着朝阳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功能。资料显示,该产业园年生产粗油脂5000吨、再生水回用率达100%、绿电年发电超5亿度,实现资源转化率85%以上,成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示范标杆。

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皮猛向记者重点展示了朝阳区清洁焚烧中心的一系列减碳创新成果,日均处理1800吨垃圾,每年为国家电网贡献3亿度绿电。

在朝阳区清洁焚烧中心主控室,记者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控各项设备的运转情况,皮猛指着主控室外一块显示屏,“这就是我们的AI智能焚烧系统。”据介绍,AI智能焚烧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自动投运率已达到98%以上,使蒸汽稳定性提升36%,发电效率提高4%,人工操作强度下降80%。

在朝阳区清洁焚烧中心五层,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垃圾仓,在控制室里,三名工作人员坐在操作椅上,全神贯注的操作着机械爪,像娃娃机抓娃娃一样,一爪可将八吨垃圾抓起,精准的投放进焚烧炉里。在这里,垃圾完成了“一进四出”,“一进”指生活垃圾进厂,“四出”指渗沥液、炉渣、飞灰、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出。

皮猛还向记者展示了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何变废为宝:比如,垃圾残渣转运至建筑垃圾处理厂,经处理后可以制作成再生砖;垃圾渗沥液经过处理形成中水,用于园区绿化和道路降尘;餐厨垃圾经过三向分离处理后,会生成再生生物油、生物肥料和中水等。经过这一系列环保处理,清洁焚烧中心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还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未来,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将进一步提升垃圾处理能力,更好地满足朝阳区及北京市的垃圾处理需求。通过提供可再生能源和可循环利用资源,该产业园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并为国家实现减污降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