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种菜养花栽树?小区空地不是谁家自留地
北京晚报 | 记者 李松林

2025-06-30 18:53 语音播报

锐评

圈地种菜养花、点豆种瓜、搭葡萄棚架消暑纳凉……据北京晚报报道,京城多个小区里的公共空间,被一些居民当成了自留地,影响邻里关系甚至引发矛盾冲突。即使有的圈地问题经过社区协调,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公共绿地上又被种满了各种蔬菜。

小区内公共空间架起的棚架。图据本端

圈地种菜养花栽树的居民,其初衷可能并无恶意,但小区空地多是公共区域,圈地在客观上也有不少不良影响。在公共绿地上种菜养花,难免使用化肥、农药,影响小区土壤生态。一些用泡沫箱种植的植物,容易产生异味、吸引苍蝇蚊虫。夏季雷雨阵风频繁,随意搭建的葡萄棚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最重要的是,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城镇公共绿地或明示属个人的除外),私自圈地侵占,无异于侵占他人利益。

这些道理,占地居民并非不懂。针对圈地种菜的整治行动,也开展了多次,为何乱象依旧,很快反弹?问题的关键,一是有居民有种地的情结,看到撂荒的地块就想用起来,但更重要的,还是管理上的混乱和整治力度不够。现实中,面对圈地的居民,社区和小区物业由于没有执法权,通常只能口头劝导协商,或者象征性地贴条警告。相关执法部门由于种种因素,对圈地种菜养花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一些居民有法不责众的错误认知。

法律的规定,不可退让;公共的空间,不许圈占。相关方面要加大对圈地种菜养花的宣传和巡查,发现就督促其尽快改正。对于不听劝阻、屡劝屡犯者,执法部门应依法依规查处。当然,解决小区内圈地种菜的顽疾,在坚决地堵之外,也可积极探索疏的办法。近年来,北京有的基层街道和社区,就在摸底调研、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为居民推出“共享花园”“共享菜园”“认养绿地”等创新举措,满足了居民种菜养花的需求。

小区的空地,不是谁家的自留地。让公共空间空着,比长满自家的花草更美丽。


编辑:李松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