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展现东城区创新做好“六字文章”、改革强化“六力提升”的特色经验和显著成效,进一步讲好东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近日,东城区组织开展“媒体东城行”暨媒体交流座谈活动。该活动由区委宣传部主办,区文旅局承办,北京新隆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以“隆福精彩焕新 共话文化消费新体验”为主题,邀请中央主流媒体走进隆福寺,沉浸式感受古老商圈的焕新魅力,并与区内相关单位开展交流座谈,共话东城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实践、新成果,为东城区发展建设凝聚共识、扩大声量。
沉浸漫游
共探隆福迭代新场景
“南有夫子庙,北有隆福寺”——始建于明朝1452年,有着近600年历史的隆福寺商圈,数百年来一直都是北京的文化消费地标。为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代商业语境中焕发新生,近年来,东城区持续加快对隆福寺地区的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将其打造为彰显老城复兴成果和文化消费创新实践的重要窗口。在“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的带动下,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巨大的商业价值逐渐彰显,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有活力、号召力的品牌入驻。如今,隆福寺街区已成为老城复兴和文化消费的一张“金名片”。
来到重装亮相的隆福寺东院和南坊,新开业的红星前进鲜奶蛋糕商店、卢布松咖啡等美食“网红”首店映入眼帘,独具设计感的门店装潢和风格鲜明的美食产品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光顾购买;山水户外、国际知名单板滑雪品牌BURTON等店铺主打户外运动,让消费者以最佳装备追寻“诗与远方”;新入驻的开心麻花A99剧场则为剧迷们提供了沉浸式感受戏剧魅力的空间,在这里,极具互动性的观剧体验能够让观众打破想象力的界限,碰撞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美食、购物、娱乐等业态的汇聚,正体现了隆福寺多元开放的经营思路与定位。
“客官,来把剧本杀吗?”走进隆福寺中心广场,一场沉浸式微醺社交市集正在热火朝天地举办。这一市集以“沉浸式任务剧本杀”为核心创意,通过精心设计多线沉浸式剧情任务,引导参与者在解锁趣味任务线索,并与现场NPC摊主随机互动收获剧本“彩蛋”。与此同时,创意餐饮、独立设计师及原创国潮IP品牌等让参与者能够轻松开启“逛吃”模式,在京城夏日收获一场独一无二的体验。从清朝至民国,隆福寺就是北京最热闹的庙会之一,如今这一基因得以延续,并以市集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今年以来,隆福寺就已举办“大娃怪市”、“啡悦”夏至咖啡文化市集等活动,这些市集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打卡体验,也为城市生活注入了新鲜活力。
当泰山云海从脚下流过,会是怎样的感受?在隆福寺的天地在线“全时空间数字艺术中心”首家直营旗舰店内,便能拥有这一沉浸式体验。“全时空间数字艺术中心”打造了450平方米的VR体验区和720度环绕的虚拟现实沉浸式空间,在这一空间内,顾客只需戴上VR眼镜,或可置身泰山云海,或可亲临古代战场,或可来到青铜地宫……这一科技感十足的数字艺术空间,能够带给市民游客独特的文化消费体验,也代表着潮流、年轻、时尚正逐渐成为隆福寺的新标签。
深度对谈
共话文化发展新体验
实地探访隆福寺文化消费新场景后,媒体们来到了位于隆福大厦九层的隆福文化中心俯瞰东城风貌,并与东城区相关单位开展交流座谈。区文旅局、区文促中心分别围绕做好中轴线申遗“后半篇文章”,把“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流量”,以及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介绍了东城区的经验做法和下一步举措,相关媒体围绕讲好东城故事、扩大东城声量建言献策。
“‘微风露台计划’精准锚定文旅消费黄金时段,聚焦中轴线和‘五大商圈’,串联起各具特色的东城露台,构建可体验、可感知的城市文化消费复合场域。”在文化消费层面,区文旅局负责同志表示,东城区今年4月启动的“微风露台计划”致力于挖掘辖区露台消费场景,以品牌扩容焕新文旅消费。同时,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的三条中轴线主题探访线路,串联了辖区多处文物点位、商业街区和美食美宿,带领市民游客一站式打卡东城文化和消费地标。此外,近期举办的“2025隆福户外戏剧汇”则创新联合天津银行北京分行,推出的“戏剧消费补贴券”为观众带来“观、玩、购、娱”多元体验,让“看戏到东城”成为消费新时尚。围绕丰富文旅消费体验,下一步,东城区还将陆续开展“中轴线+”主题线路产品和文化探访、2025“故宫以东”共创大会等活动,以文化消费焕新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真正化文旅“流量”为消费“增量”。
今年年初,东城区研究制定“1+N”产业政策体系,明确提出区域产业发展目标为“以文化为底色,以金融为引擎,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可见,文化是东城区产业发展中的一块金字招牌。区文促中心负责同志表示,立足区域文化产业规模大、结构优、主体强、空间足四大优势,近年来,东城区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创新实施优质文化企业专项扶持政策“文菁计划”,探索设立“文菁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引领放大作用。同时,作为全国首批、全市首个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联合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上线全国首个示范区“文化金融产品超市”,联合北京金融监管局全市首创优质文化企业“白名单”机制,积极为文化企业增信助贷。此外,作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出海,联合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出口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企业降低文化出海风险。在文化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方面,不断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园减量式更新,加速发展“品牌经营”和“文化+”融合业态,助力文化产业园区向文化消费复合新场景转型升级。
区相关单位的介绍为媒体深入了解、全面报道以文化消费、文化产业释放城市发展动能的“东城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媒体纷纷表示,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盘活文化资源,加速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具有典型性,亦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宣传报道提供了优质线索和素材,未来将持续关注东城、走进东城,推出更多展现东城经济发展成果的生动故事和深度作品。
双向提振
共绘文旅消费新图景
文化是东城最大的禀赋、特色和优势,立足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东城区持续深挖文化价值,在促进文化消费、培育文化产业等方面探索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创新性和针对性的举措,在以文化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层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政策扶持层面,为更好地护航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东城区先后出台《东城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消费的若干措施》《东城区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相关政策从文化供给创新、空间提升等层面提出了可操作性强、保障支持切实有力的一系列措施,为区域发展文化消费和文化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良好环境。
在此背景下,东城区近年来持续创新文化资源整合,加速文化与多领域有机融合,探索布局文化消费新场景,开创“IP+文创+新消费”商业模式,围绕包含隆福寺在内的“文化金三角”等重点点位,不断推动高品质文化艺术消费供给,打造“商圈+园区”文化消费新空间,全面延长文化消费链条。聚焦扩大优质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大力支持文化单位、园区街区等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动高清视听等技术与高体验感文化内容深度融合,鼓励AI/VR互动沉浸体验、数字艺术展览、沉浸式戏剧等新业态落地等方式,带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经过近年来的创新实践,以隆福寺为代表的文化消费新空间目前已在东城区内形成多点开花态势,无疑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活动带领媒体沉浸式感受东城区文化消费领域的特色成果并开展交流座谈,不仅为媒体深入东城、了解东城、报道东城提供了契机,更通过交流对话的方式,推动政府与媒体围绕合力讲好东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路径。未来,东城区将继续以“媒体东城行”活动的举办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深化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合作,并将这一品牌活动打造为携手讲述东城故事、生动展现东城魅力的重要平台,不断推动“崇文争先”的首善风采传播得更远更广。
文字:区委宣传部
图片:闫文 林萱
部分图片来源于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