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榜样(十三)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首都特教先锋 谱写教育华章 —— 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先进事迹纪实
北京残联官方微信

2025-06-30 21:48 语音播报

汇爱∙助残

编者按:晨曦初露,善意奔涌。2025年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北京推荐的6位全国自强模范、9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1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表彰。2025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值此,北京市残联推出系列报道,展现事业成就,致敬奋斗精神。今天,让我们走进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探寻这个以爱与专业为特殊孩子点亮未来的地方。

在特殊教育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领域,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以坚定信念与卓越实践,书写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动人篇章。作为北京市唯一集特教发展战略、教育教学、教师发展于一体的市级教科研部门,这里是特殊教育创新的摇篮,更是万千特殊需要学生追逐梦想的坚实后盾。

锚定首善标准,扛起特殊教育使命担当。特教中心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人民与战略属性,以 “首善” 标准贯穿工作,坚守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的初心使命,为特殊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筑牢专业根基。中心创建全国首家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探索数字化赋能特殊儿童的 “北京样板”,为全国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宝贵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深入调研建言,助力特殊儿童 “上好学”。为精准把握特殊教育需求,特教中心工作人员常年走访学校与重度残疾儿童家庭,在拓展学段服务、推进融合教育等关键领域建言献策,支撑首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100%。

受教育部委托,中心承担《残疾人教育条例》立法后评估重任。评估团队深入广西、河南等偏远地区,组织近万人宣讲普法培训;走访 40 余所学校与重残儿童家庭,访谈 300 余位家长、校长和教师,调研报告被教育部《教育要情》收录并报送中办国办。此外,中心将成果辐射至河北、新疆、西藏等地,惠及近 10 万名特殊需要儿童与近 3 万名特校和融合学校教师,彰显首都特教的责任担当。

深耕教研创新,护航特殊学生 “学得好”。秉持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原则,特教中心以教研指导推动特殊教育发展。中心指导建立多级示范性资源中心,牵头制定的《北京市融合教育支持服务指南》带动各区建立专业服务实体,率先构建全国四级融合教育专业体系。

面对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难题,中心探索一体化支持模式,助力数十所普通学校解决孤独症儿童融入困境。同时,开发 “以智助融” 系统,实现融合教育校家社全链条协同。新冠疫情期间,中心搭建全国首个免费特殊教育支持服务平台,录制 1000 余个课程资源,保障残疾学生学习与康复,入选 “2022 年度北京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

聚焦专业赋能,培育特教 “好老师”。特教中心深知师资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发挥自身优势,在教学指导、教研改革、师资培养上持续发力。通过创建市级特教教研员制度,开展专项培训,为学校提供专业支持。

中心统筹推进七支特教队伍建设,通过研制专业标准、研发培育课程、举办展示遴选活动,引导教师成长为 “多面手”。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开展系列培育课程,推动全市特教质量提升,成果获学习强国、人民网等媒体关注,展现首都特教教师育人风采。

从调研施策到教研创新,再到师资培育,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用行动诠释对特殊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首善之姿,为特殊需要学生点亮希望之光,书写更辉煌的教育篇章。

扶残助残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