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抹黑、要挟?“黑嘴”不封企业怎能安心经营
北京晚报 | 记者 辛音

2025-07-02 17:07 语音播报

锐评

为企业发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从关闭涉企“黑嘴”破题。近日,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点名批评“柴怼怼”“孟栖笔谈”“车说道”“物联网咨询室”等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及所属平台,要求地方网信办积极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不法行为,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从严从快处置违法违规账号。

网络空间本应是企业发展的助力场,却成了少数账号向企业索要“封口费”的围猎场、做流量变现生意的名利场。一些打着客观公正旗号的所谓第三方、行业观察者,将矛头对准企业,想方设法对企业实施造谣抹黑、敲诈勒索、恶意诋毁。此次被点名的“柴怼怼”,无事实依据蓄意抹黑某企业产品质量,诋毁企业家形象声誉,并借机吸粉引流带货;“孟栖笔谈”长期集纳发布涉企负面不实信息,与企业沟通删除信息时要挟开展商务合作;“车说道”恶意蹭炒智能驾驶等热点话题,捏造人员伤亡事故,虚构法院判决;“物联网咨询室”长期发布某高科技企业的商业秘密,并恶意传播虚假信息……

发布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的涉企言论,炮制耸人听闻的“内幕”“黑料”,不仅误导公众认知,也干扰企业正常经营。充当“舆论打手”,以监督之名行“碰瓷”之实,对特定企业进行有组织、有预谋的贬损攻击,更严重危及企业生存发展,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生态。炒作、泄露企业商业秘密及企业家个人隐私,则会削弱企业整体竞争力,侵犯企业家隐私权。此外,还有的账号,说是“专业测评”“开箱试用”,其实是不测而评、没试硬评,宣称“不吹不黑”“数据分析”,实则一概贬损,在数据库里断章取义给预判结论找说辞,通过扭曲消费决策参考值,拉低评测行业水准底线。种种恶形恶状,让企业经营者苦不堪言,扰乱市场信心,冲击市场经济秩序。

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既是企业的共同期盼,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网信办此次开展的专项行动,封掉一批伸向企业的网络“黑嘴”,精准打击了网络伤企的突出问题,释放出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鲜明信号。从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网络侵权信息问题,到加大惩戒曝光力度,从督促平台完善涉企信息审核、处置标准,到完善投诉举报处理处置措施,无不彰显监管部门净化涉企网络环境的坚定决心,有助于提升企业及企业家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就是呵护经济发展的根基。对网络“黑嘴”,一封到底是唯一选项。彻底铲除涉企网络“黑嘴”的生存土壤,让网络环境真正成为企业安心经营、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沃土,需要监管部门、平台和账号经营者共同耕耘,用诚信与法治携手筑起涉企网络“防火墙”。


编辑:辛音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