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16:58
不负韶华,挺膺担当
一代代北理工学子矢志报国
勇攀科技高峰
服务国家需要
在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北理工毕业生都在哪些领域建功立业?
让我们一同见证
红色领军人的成长成才足迹!
北理学子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战略
争做具有“延安根、军工魂、
领军人”特质的领军领导人才
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近年来,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及
科技前沿领域就业比例超75%
到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和
地方党政机关就业人数年均增长超25%
其中定向选调生就业人数年均增长超30%
毕业生主要前往北京、上海、
广东、天津、重庆、浙江、
江苏、山东、四川等地就业
超过三分之二的毕业生到大型央企、
国企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5年签约人数名列前茅的单位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京东科技集团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25届北理工毕业生们正以昂扬姿态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未来,他们将在人工智能、智慧教育、航空航天等领域砥砺前行,在各自岗位书写属于北理工人的青春篇章。
快和官微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医学技术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许智杰,毕业后入职教育部。作为学校智慧教育的亲历者、受益者,他致力于以5G和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未来教育生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为教育数字化战略注入新动能。
机电学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孙昕,签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所。他传承红色基因,深耕国家重点领域,参与国家级项目研发并取得重要成果。他立志科技报国,在导航控制技术领域贡献青春热血。在校期间,他曾担任多项重大外交活动志愿者领队,志愿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
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张宝超,毕业后入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十所。依托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他以企业需求为科研方向,聚焦先进飞行器设计深耕不辍,荣获多项科创竞赛奖项。未来,他将继续投身航空航天领域先进装备研发,打造“大国重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自动化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张若辰,签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加入华为昇腾团队。他致力于处理器优化技术研究,立志用自身所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AI芯片领域书写属于北理工人的“精工报国”担当。
教育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穆红波,毕业后入职工信部。在校期间,她投身社会实践,走进田间地头,将科技创新与一线实际需求结合,为现代化农业提供技术保障。未来,她将以“青春许国、强国有我”的担当,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
光电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李思琪,毕业后作为定向选调生入职北京市发改委。在校期间,她深耕新型显示技术研究,在实验室与生产线的穿梭中领悟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未来,她将秉持"科技报国"信念投身区域建设,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奉献北理工智慧。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毛著章,毕业后入职上海市定向选调生。在校期间,他曾参与国家重点领域攻关项目,深切体会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未来,他将传承红色基因,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计算机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马添龙,毕业后入职字节跳动公司。他探索钻研大语言模型领域,在企业实习实践中锤炼工程思维,求学期间多次参加各类竞赛并斩获多个金奖。未来,他将以推动技术普惠化为目标,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推动大模型技术广泛应用。
信息与电子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张奉润,毕业后加入京东集团。他专注AI语音算法研究,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工业级解决方案。未来,他将深耕智能交互领域,致力于突破多语种语音合成技术,用算法温暖人机对话的每个瞬间。
北京理工大学多措并举
通过构建"党建引领、科学组织、
数智赋能"的就业工作新格局
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党委领导、科学组织,健全“全周期”就业教育体系
建立“党委主导、部门统筹、学院主责、一体联动”的就业工作体系,将就业工作作为办学育人重点工作融入“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三融合”育人模式。
一是构建“思政教育+生涯教育”价值融合模式。将思想引领、价值塑造作为就业教育的先导工程,强化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紧密结合,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牢正确就业观、择业观、成才观。
二是构建“专业学习+就业教育”知识融合模式。坚持面向国家发展、行业亟需,动态优化学科专业培养体系,帮助学生打牢知识基础、拓展知识结构、锻造能力本领,筑实职业发展坚实基础。依托全国特色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构建“一讲一课一咨一赛”的“四个一”就业教育矩阵,有效覆盖从入学到毕业全学段。学校本科生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金奖。
三是构建“数智矩阵+就业指导”智慧融合模式。运用AI智能体分析需求、形成方案,建立“数据画像—靶向供给—动态优化”的科学化、精准化就业指导机制。开展2025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近200期,覆盖1万余人次。
北理工学子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
二、AI 赋能、数据支撑,重塑“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
着眼提升就业服务整体效能,组织建设“4321”就业工作综合智能体,健全完善“AI+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
一是全维度建设数智矩阵平台。以人工智能赋能建设四大“智慧就业平台”:AI求职助手云端平台、就业竞争力画像平台、模拟仿真求职实训平台、人职智能匹配平台,形成数智服务矩阵,为毕业生就业铺设“数字快车道”。
二是多视角打造信息共享场景。打通数据壁垒,整合学校就业信息网、“北理就业”公众号等载体形成集合性信息群,有效挖掘、开发和宣传招聘资源。
三是科学化管理就业数据。建设就业数据管理信息化系统,涵盖手续办理、数据分析、情况监测、信息反馈等4大类别、27个信息子集,实现就业情况“一网全览、一屏全现”。
AI深度赋能就业服务生态体系
三、拓展资源、精准对接,打造“全方位”就业供给体系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新实施“就业寰宇+计划”,积极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拓展高质量就业渠道,推动高校与社会供需双方实现良性互动。
一是拓展建构卓越就业雇主集群。为学生精准推送就业市场,分版块、分地域、分群体、分行业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创新举办“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招聘会。举办2025届毕业生招聘活动800余场,提供岗位20万余个。
二是建立科学组织招聘工作体系。校领导带队赴中国商飞、上汽集团、华为公司等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建立了300余个就业实习基地,70%以上的2025届毕业生通过学校渠道落实就业单位并在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就业。
三是面向国际开辟新就业渠道。实施“国际领军人”计划,搭建毕业生赴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实习就业渠道,向国际组织输送具有竞争力的青年人才。
北理工2025年秋季大型双选会
国际领军人——全球职业规划启航
北理工坚持引导学生
上大舞台,干大事业
赓续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
做矢志报国的“领军人”
锤炼过硬本领,挺膺担当
做中国式现代化的“谱写者”
厚植家国情怀,开拓进取
做甘于奉献的“排头兵”
一代代北理工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