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蹭蹭饭书记的热度
中国记协 | 作者 胡函博

2025-07-05 17:15 语音播报

热点

近日,河南周口鹿邑县范庄村的“蹭饭”书记董桂林受到关注,新华社音视频部记者胡函博前往范庄村,跟随董桂林了解村情民意,还成功“蹭”了顿饭。

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记者如何抓住热点、展开报道?

胡函博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报道经历体会。

我在现场丨蹭蹭蹭饭书记的热度

一位驻村书记最近火了,一只印有小猪佩奇logo的碗、一部手机,一次次去百姓家“蹭饭”的故事让大家认识了他。

(一)

6月底,在家休息的我接到领导电话:“函博啊,那个‘蹭饭’书记的热点你赶快吃透哈,派你去一趟,快去快回。”

我立刻从床上“弹射”起来,搜索资料、联系河南分社的同事、了解现场情况。

仔细看完董桂林书记所有的视频作品后,我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跟书记一起去“蹭”顿饭呢?

29日,我从北京出发,先乘坐高铁抵达周口,再转乘一个多小时汽车,抵达范庄村时已是晚饭时间。

时间紧任务重,顾不得休息和吃饭,我和河南分社的同事姜亮、杨金鑫直奔村委会,找到董书记了解情况。

董书记很热情,表达能力和镜头感都很不错。他反复跟我强调:“红”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利用“红”为村里做点实事,不做“打卡书记”。听了这些,我的拍摄思路更加清晰了。

我提出要跟他去“蹭”顿饭,他说:“可以,不过我上午一般会在村里转悠,了解情况、处理琐事,你能跟着走吗?这个庄子可大啊。”

“跟!为什么不跟!必须跟!”我脱口而出,这是了解村情民意的绝佳机会。

为在短时间内拍摄丰富素材,我们明确分工:我和杨金鑫老师分别以第一、三视角拍摄,姜亮老师则负责拍摄村内空镜和村民采访。

30日一早,我们和董书记在村子里“遛”开了。

(二)

当天上午,气温33°C,阳光刺眼。对于接下来的采访拍摄,我既期待又倍感压力——这段跟随式拍摄是即兴安排,我不确定能否拍到可用素材。

但走着走着,我发现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一路上不断有人跟董书记打招呼:“书记,中午来我家吃饭呀!”还有乡亲主动上前和董书记碰拳——这是他视频里的标志性动作。

董书记带我走访了几户人家,其中一位老人是村里的“文人墨客”,面对镜头,他提笔写下“乡村振兴”四个大字。同为书法爱好者的我技痒难耐,写下“平安喜乐”……这些有趣的细节被一一记录下来。一上午,我们走了一万五千多步。

中午,到了“蹭饭时间”。董书记说,他并非每一天都能“蹭”到饭,因为“蹭饭”只是工作手段,不是目的,去过的家庭暂时不会再去。如果“蹭”不到,那就只能回去吃泡面了。

我忐忑地跟着董书记在村里寻找“蹭饭”目标。万幸,我们遇到一位大娘。

一确定要去大娘家,董书记就带着我往回走。这是他一贯的“套路”:确定蹭饭目标后就回去拿慰问品,这个饭不白蹭。

他告诉我,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拎着慰问品上门,一些村民可能不愿接受。但先“蹭饭”,再慰问,最后拉家常,干群关系就能迅速拉近,很多话也就聊出来了。

一路上,我跟着书记、村民默默学习河南话,交流时能说一点就说一点——我想这一定可以拉近和村民的距离,帮助他们适应镜头。

拍摄中出现了许多有趣情节:我们一起闻鸡蛋时,董书记突然说了句“哇,你长得好帅啊”,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吃面条时,我模仿董书记来了句“哟哟哟哟”,引得大家忍俊不禁……这些情节没有任何设计,自然而然发生,再次彰显纪实创作的魅力。

完成最重要的“蹭饭”拍摄后,我们对董书记进行了采访。前期的相处让他面对镜头更加自然。他敞开心扉,金句频出,笑声爽朗,这让我在后期剪辑时有了幸福的烦恼——不得不忍痛删去许多好内容。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同期声,都经过反复推敲,只为客观生动地展现这位质朴的基层村干部形象。

(三)

采访中,董书记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句是“看似蹭饭,实则陪伴”。在村里一些老人眼中,董书记就像自己的孩子,他的陪伴是那么珍贵、温暖、恰到好处。我深受触动,写下这样的解说词:“多个人多双筷子嘛,饭桌上有中国乡村最朴素的温情。”

第二句是“脚上沾满泥点子,才能想出好点子”。这句话和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中的“脚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走到基层、深入现场,才能产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如果我没有跟董书记在村里“兜圈”,后期也不会有那么多有趣的素材来支撑全片的叙事。

创作就像下棋,许多落子一开始只是闲棋,但十步闲棋中,如果有两三步能发挥作用,那便很可能产生画龙点睛、盘活全局的效果。

通过这次采访,我也深刻感受到记者向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性。只有策划、编导、写作、出镜、后期等各个环节都达到一定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全媒体思维,紧跟媒介发展前沿,勇敢面对变革浪潮,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全媒记者”。

即将离开范庄村时,我还在思考片子要如何收尾。一阵晚风吹过,抬头望去,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棉花糖般的白云,地平线上是整齐的翠绿色玉米地。一瞬间,我感慨良多。

伴着这片生机勃勃的乡野画面,我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一个道理:只要脚踏实地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每一个平凡瞬间,都能打动人心。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