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暑期给娃儿找个大学生伴读,靠谱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李博

2025-07-07 10:35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新闻调查
看更多
+ 订阅

进入暑期,不少双职工家庭请来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或监督孩子写作业、上网课,或是带着孩子做运动,提供高质量陪伴。社交平台上,“大学生带娃”“大学生伴读”的帖子热度也持续升温。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家长看中兼具活力与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群体,认为他们能在看孩子的过程中起到正向引导和榜样作用,但由于缺乏规范的中介平台和管理,这一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权益保障缺位等问题,值得正视并予以解决。

新华社,资料图片

大学生说

叛逆孩子更愿意听大朋友的话

北京理工大学的小任即将进入大三。从大一寒假开始,每逢假期他都会寻找给孩子伴读的机会。他说:如今许多家长不仅希望大学生能在孩子学业上答疑解惑,监督孩子完成作业,也希望能带着孩子开阔视野。

小任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带着一名初中学生一起逛大学。跟着孩子一起进入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在校园食堂里吃一顿饭,讲一讲大学的生活。孩子从来没有进过大学校园,对于大学的一切都很好奇,我就是大学生,正好边逛边给他讲大学里的生活。他对很多东西都好奇,问了很多问题,感觉一圈逛下来,他很憧憬大学生活,我也挺有成就感。

在进入大学之前,小任就曾在老家帮着周围亲戚带孩子,因此进入大学之后,面对伴读工作能轻松上手。我会做饭,有的双职工家庭,父母中午都没有时间回家,我便会下厨,给孩子做一份午饭。有时候我看到孩子学习有点累了,也会跟家长商量,陪着孩子一起遛遛弯,打打篮球。

在小任看来,家长选择大学生伴读,是看中了大学生更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初中高中的孩子,跟我们之间几乎没有代沟,孩子也更愿意听我们的。”小任说,在伴读过程中,自己曾遇到比较叛逆的孩子,父母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做作业时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可到了小任面前,因为有了“大哥哥”的长时间陪伴和辅导,作业中有什么难题都能及时答疑解惑,孩子也越来越愿意听小任的话。“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肯定和父母那一代不同,也聊游戏,也谈未来,有共同语言,他们更像是跟大朋友在一起相处。

北京体育大学的小赵曾就读于体育教育专业,每到暑期,他都会接到许多家长发来陪练的订单。 在小赵看来,陪练的火热与体育分数在中考总分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有关。有的孩子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比较差。每年10月份中小学会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可孩子连1000米都跑不下来,引体向上一个也做不了,因此暑假成为了许多孩子突击训练的时间段。

在训练当中,小赵会带孩子到小区广场或者周边的公园开展体能训练。训练的内容也会根据孩子的基础循序渐进,最开始以慢跑、跳绳、开腿跳、高抬腿等项目为主。这些项目对于力量和速度要求不高,经过暑期的训练,孩子的体能都能得到提升。小赵说。

家长说

收费价格合理,素质能力更高

“双职工家庭,老人又年纪大了,帮不上忙,从孩子小学就开始面临放学后的托管问题。”市民燕子的孩子今年上初一,近两年来,她已经习惯了雇大学生搭把手,在她和爱人晚上六七点钟回到家前,看着孩子写作业,并在这个过程中答疑解惑,“等我们回到家,做完晚饭,孩子的作业也刚好做完了,省了不少心。”

到了寒暑假,孩子无人看管,更是令双职工家庭头疼。过去,燕子也试过把孩子送去一些机构,“不仅花很多钱,接送孩子还需要耗费时间成本。而且,不少机构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素质和能力还不如大学生。”后来,经朋友介绍,燕子也开始雇大学生看孩子。

“我们现在找的大学生,基本上两小时三百元,这个价格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燕子说,她给孩子找过首师大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也找过地质大学理工科的大学生,他们各有所长,都能帮家长减轻负担。让她开心的是,在那位理工科大学生的陪伴、指导下,孩子的数学成绩提高了一二十分。

李芸的闺女上小学二年级,相较于社会上仅提供看护的托管服务,她更希望能有人一对一看管孩子,同时最好能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她通过中介群,找到了一位外交学院学法律的女大学生,“这个女孩子很文静,说话细声细语,也很负责,我闺女特别喜欢。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能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这是普通保姆无法做到的。”

这个暑假,李芸每天请这位大学生“早九晚六”期间到家里陪伴孩子,费用是每天五百元。“并不需要大学生一直给孩子讲课,在孩子上网课、休息活动时候,大学生也可以在我们家里学习、休息,这样对孩子和大学生来讲,时间利用都是比较平衡的。”经李芸观察,大学生因为还处在学习的环境中,对于辅导功课来说驾轻就熟,比家长辅导上手更快。如果孩子学习累了,大学生姐姐也可以带孩子下楼活动活动,玩一会儿。

待解问题

中介不规范,信息不对称

“孩子今年9岁,一人在家老刷手机,暑假想找个大学生带娃,帮忙监督下功课……”临近暑假,郑女士在小红书上发帖为孩子寻找伴读,不到一天,便收到了39条回复消息。郑女士发现,回复消息的人当中,既有寻找工作机会的大学生,也混杂着中介。

随着暑假临近,社交平台出现大量寻找暑期陪读或伴读的帖子。记者在小红书平台以“大学生陪读”“大学生伴读”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发帖者有正在寻找陪读机会的大学生,把自己的求学经历和特长罗列出来,吸引家长留言;也有家长发帖,列出自己孩子的条件和需求;此外还有一些中介机构也会通过平台打广告,为家长提供咨询和学习方案规划。

在北京交通大学就读的小马告诉记者,对于刚刚从事陪读的大学生来说,中介是绕不开的一道关。“相比于自己找家长一一沟通,中介手里有大量现成的家长需求,可以节省大量筛选的时间,介绍的家长和学生也更加靠谱,更加对应自己的能力。”

不过,小马也发现,每家中介收取的费用不同。此前小马就曾遇到过不太靠谱的中介。“中介只是提供了家长的联系方式,就收取了两倍的课时费。陪读一次,向家长收费1200元,给我们大学生的只有400元。相当于中介把课时费的大头拿走了。”后来,经过同学介绍,小马才找到一家靠谱中介。每次介绍成功后,中介只收取第一节课的课时费当作中介费,后续的课时费全部归小马所有。

除了社交平台,微信群也是寻找陪读的主要渠道。小马告诉记者,如今校园里也建立了许多专门寻找陪读的微信群,群里的家长经常发布一些陪读的需求。“不少群都达到了500人的上限,里面的信息也非常多,如果时间地点和需求都匹配,学生和家长就可以私下交流,就不再需要支付中介费了。”

采访中,多位家长希望,在相关部门指导下,高校能够搭建官方平台(网站),一方面为想勤工俭学或是进行社会锻炼的大学生找到机会,另一方面让家长对于所雇的大学生身份信息更放心。

“虽然我会查看对方的学生证,但也担心有社会人员冒充大学生办假证。”一位家长表达着自己担忧,她和另外几位家长均在家中安装了摄像头,并明确告诉大学生,自己会偶尔查看孩子的情况。此外,记者采访的家长、学生都表示,并没有跟对方签订合同,基本上都是口头约定,微信转账。

律师建议

雇主与学生应签订劳务合同

根据相关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不构成劳动关系,实践中根据用工情况可认定为劳务关系。”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家川建议,雇主与学生签订书面劳务合同,明确工作内容、时间、报酬及支付方式、双方权利义务等关键条款,避免口头约定。若发生纠纷,合同可作为双方重要的维权依据。同时,若伴读包含课程辅导,需遵守教育相关法规,不得超纲教学或进行违规补课。

刘家川还指出,若伴读工作涉及外出活动或其他存在一定风险的场景,大学生要提前与雇主明确安全责任,确保双方的安全保障措施到位。可以考虑购买相应的保险来降低意外发生时的风险损失。

“还要提醒大学生,谨慎选择兼职渠道,尽量通过学校官方平台或正规中介机构寻找伴读机会,避免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对于要求缴纳押金、中介费等费用的情况要高度警惕。”刘家川说。

【专家观点】

伴读大学生应做好专业知识和心理双重准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大学生兼职给孩子伴读,有利于帮助他们提前接触社会,增强沟通能力和责任感。同时,从孩子天性来看,都喜欢跟年龄大的孩子一起玩,所以无论是幼儿园的孩子,还是初、高中生,有大哥哥、大姐姐陪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大学生伴读,也并不都是顺顺利利、和和睦睦,社交平台上也有大学生发帖吐槽“熊孩子”,“调皮捣蛋不说,习惯差得一塌糊涂,怎么纠正都没用,真让人又气又无奈。”也有家长曾吐槽,大学生能力良莠不齐,也有糊弄事儿的直接帮孩子写作业,或者偷偷带孩子玩手机游戏。

“如果大学生想做这样的工作,应该先对自己有一个认知,性格上是否喜欢陪伴孩子。同时,尽可能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掌握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从心理和专业知识方面做好一定储备。在服务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时,学会平等、尊重、服务。”储朝晖建议道。

【记者手记】

互利共赢的新型劳务关系需要规范引导

大学生成了家长们眼中的看娃“潜力股”“香饽饽”,这一现象背后,是当代社会家庭教育需求的变化。这种新型的劳务关系,可以带来互利共赢。

对大学生而言,暑期带娃不只是简单的勤工俭学,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他们在带娃的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锻炼了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培养了责任意识。对家长来说,大学生带娃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他们的知识储备、思维眼界等优势,突破了保姆单纯照看孩子的局限。

但是,这种自发形成的劳务关系仍需规范引导。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权益保障缺位等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予以解决。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