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电影团,奉命接收日伪“满映”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文晔 孙昊 美编 关印

2025-07-07 10:54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纪事书场
看更多
+ 订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事书场》撷取《纪事》抗战题材内容,重现那一段烽火岁月。

前回书说到《南泥湾》首映成功,电影团众人松了口气,可他们建功立业的故事还在后头呢。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抽调10万干部去东北,开辟新的解放区,延安电影团也奉命去长春接收日伪的“满映”。

电影团在东北找到新使命,但他们的团长袁牧之却因为送胶片到莫斯科,刚好遇上德国闪击苏联,失联多年。不过啊,冥冥中自有安排,这不,袁牧之就在大街上和电影团偶遇了。

1946年春,袁牧之历经苏联卫国战争的困苦,千里迢迢回到国内,刚准备到东北局宣传部报到,就在抚顺大街上,和电影团的钱筱璋相遇了。

这是多么不寻常的相逢!上海沦陷时,两人曾相约到延安去拍纪录片;奔赴延安时,钱筱璋曾为袁牧之送行,此后七年,天各一方,却又在这关键时刻走到了一起。

点击收听:

纪事书场·抗战烽火|延安电影团,奉命接收日伪“满映”


《延安电影团》系列:

纪事书场·抗战烽火|上海滩“大腕”,为何集体去延安拍电影

纪事书场·抗战烽火|拍摄白求恩影像的珍贵素材,竟然险些莫名失散


编辑:赵司尧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