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总医院儿科专家支招,让暑期亲子游欢乐无忧
2025-07-07 13:2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暑期来临,孩子们满心期待着奔赴远方,家长们也渴望通过亲子游增进与孩子的感情。然而,亲子游并非一场轻松的“说走就走”,途中可能暗藏各种挑战。别担心,应急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刘丽利为家长们精心打造的“满分攻略”,将助你轻松应对旅途中的种种难题,让安全、欢乐与成长在旅途中完美融合。

一、行程规划与准备:量身定制,有备无患

1、平衡兴趣与体力,规划合理行程

考虑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旅游的接受度和兴趣点大不相同。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就像活泼好动的小精灵,行程应轻松有趣,主题公园、动物园、海洋馆是绝佳选择。游玩时间不宜过长,每个景点停留1 - 2小时,让他们始终保持新鲜感。比如去迪士尼乐园,提前选好孩子最心仪的几个项目,避开烈日下的长时间排队,让孩子尽情享受童话世界的欢乐。小学生开始对历史文化产生好奇,可以适当增加博物馆、古迹等景点,但讲解方式要生动有趣,像讲故事一样,避免枯燥乏味。中学生则充满冒险精神,登山、徒步等活动能满足他们的挑战欲,不过要根据孩子的体能合理规划路线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劳逸结合:每天的行程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需要有张有弛。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一个主要景点,中午安排较长时间的午休,让孩子有充足的精力继续探索。比如上午参观完博物馆后,在附近的餐厅享用美食并休息1 - 2小时,下午再去公园尽情玩耍。

2、准备必备物品,细节不容忽视

常规物品清单:根据目的地的天气情况准备合适的衣物,防晒衣、帽子、太阳镜等防晒用品是抵御烈日的“秘密武器”,雨具则是应对突如其来降雨的“保护伞”。洗漱用品选择小包装的,方便携带,让孩子随时保持清爽。别忘了带上孩子的水杯、餐具,保证饮食卫生。

容易被忽视的物品:常用药品是旅途中的“健康卫士”,退烧药、感冒药、肠胃药、晕车药、抗过敏药等都要备齐。防蚊用品也不能少,驱蚊液、蚊香、清凉油等能有效防止孩子被蚊虫叮咬,避免瘙痒和不适。消毒湿巾、纸巾、垃圾袋等也要准备充足,方便随时清洁和保持环境卫生。

特殊需求物品:如果孩子有过敏体质,抗过敏药物和急救卡片是必不可少的“救命稻草”,卡片上注明过敏原和急救措施,关键时刻能发挥大作用。有慢性疾病的孩子,要携带足够的药物和病情说明,最好与旅游目的地的医疗机构提前沟通,了解当地的医疗资源和就医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二、旅途安全保障:防患未然,安心出行

1、交通工具安全,细节决定成败

汽车出行:自驾游就像一场自由的冒险,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一定要为孩子配备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并正确安装,这是保护孩子安全的“坚固堡垒”。行车过程中,让孩子坐在后排,系好安全带,避免将头、手伸出窗外,防止发生意外。同时,要定期检查车辆的安全状况,如轮胎、刹车等,确保车辆处于最佳状态。

飞机出行:飞机起降时,气压变化可能会让孩子耳部不适,嚼口香糖、喝水或吞咽口水就像神奇的“魔法咒语”,能有效缓解不适。为孩子准备舒适的颈枕和眼罩,让他们在飞机上也能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在飞机上,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避免他们在过道中奔跑打闹,确保飞行安全。

火车出行:上下火车时,要牵好孩子的手,就像握紧了安全的“绳索”,防止孩子走失。在车厢内行走时,要注意脚下的障碍物,避免摔倒。如果乘坐的是卧铺,要教育孩子不要在铺位上蹦跳,防止发生危险。

2、景区游玩安全,多管齐下

防止走失:给孩子佩戴定位手表或手环,并设置好紧急联系人,就像给孩子装上了“安全追踪器”。与孩子约定好集合地点和时间,如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前,让他们心中有数。教育孩子记住家长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如果走失要及时向工作人员或警察求助,这是他们保护自己的“重要法宝”。

游玩安全:遵守景区的规定,不攀爬危险区域,不触摸危险物品,就像遵守游戏规则一样重要。在游玩游乐设施时,要仔细阅读安全提示,确保孩子符合游玩条件。如果孩子年龄较小或身体不适,不要勉强他们参与一些刺激的项目,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3、极端天气应对,有备无患

暴雨天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遇到暴雨天气要及时寻找避雨场所,如商场、酒店等,就像找到了安全的“避风港”。避免涉水行走,防止触电和滑倒。如果车辆被困在积水中,要保持冷静,及时拨打救援电话,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援。

雷电天气:远离高大树木、电线杆、广告牌等易导电的物体,就像远离危险的“雷区”。不要在空旷的地方停留,尽快进入室内或车内躲避。如果在户外无法及时躲避,要双脚并拢,蹲下身子,降低身体高度,减少被雷击的风险。

高温天气: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出行,就像选择了舒适的“旅行时段”。为孩子准备遮阳帽、太阳镜和防晒霜,定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并及时就医。

三、饮食健康管理:营养均衡,吃得放心

1、保证饮食健康与营养均衡

选择餐厅:尽量选择卫生条件好、口碑佳的餐厅就餐,就像挑选一家值得信赖的“美食城堡”。可以通过查看餐厅的评价、卫生许可证等方式来判断餐厅的卫生状况。避免在路边摊和卫生条件差的小餐馆就餐,防止食物中毒,守护孩子的肠胃健康。

食物选择:注重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就像为孩子的身体搭建一座“营养金字塔”。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让孩子过多食用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影响旅行的心情。

2、应对挑食厌食,激发食欲

变换食物种类和烹饪方式:如果孩子对某种食物不感兴趣,就像遇到了一个“小难题”,可以尝试将其与其他食物搭配,或者改变烹饪方式。比如,孩子不喜欢吃胡萝卜,可以将胡萝卜切成小块,与肉一起炒,或者做成胡萝卜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它。

鼓励孩子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在旅游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参与食物的选择和制作过程,就像让他们成为“美食小厨师”。增加他们对食物的兴趣,让他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比如,让孩子在超市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者一起参与简单的烹饪活动,如包饺子、做三明治等。

3、特殊饮食禁忌,提前沟通

提前告知餐厅:如果孩子有特殊的饮食禁忌,如宗教信仰、食物过敏等,在预订餐厅时要提前说明,就像给餐厅发送了一份“特殊订单”,确保餐厅能够提供合适的食物。在点餐时,也要再次向服务员强调孩子的饮食禁忌,避免出现差错。

自备特殊食物:对于一些有特殊饮食需求的孩子,可以自备一些食物,如无麸质面包、特殊奶粉等,就像为孩子准备了一份“专属美食”。在就餐时,可以将自备的食物与餐厅的食物搭配食用,保证孩子的营养需求。

四、应急处理与医疗保障:有备无患,保障健康

1、掌握基本急救知识与技能

常见疾病处理:家长要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急救措施,如发烧、感冒、肠胃炎等,就像拥有了一把“健康钥匙”。比如,当孩子发烧时,可以先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腋窝等部位,如果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度,手脚发凉,要及时服用退烧药,并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

意外伤害处理:了解擦伤、扭伤、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就像学会了一套“应急秘籍”。如擦伤时,要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伏消毒,最后贴上创可贴;扭伤时,要立即停止活动,用冰袋冷敷,抬高受伤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

2、家庭常备急救药品和物品

药品准备:退烧药、感冒药、肠胃药、抗过敏药、创可贴、碘伏、棉签、纱布、绷带等是家庭常备的急救药品和物品,就像一个“移动的急救箱”。要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的药品,确保药品的有效性。

物品准备:除了药品外,还要准备一些常用的物品,如体温计、镊子、剪刀等。这些物品在处理意外伤害时可能会用到,就像“急救工具包”里的必备工具。

3、就医选择与医保报销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如果孩子在旅途中需要就医,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就像选择一位可靠的“健康守护者”。可以通过查看医院的资质、口碑等方式来判断医院的可靠性。

了解医保报销政策:提前了解异地就医的医保报销政策,保留好相关票据和证明材料,如病历、发票、检查报告等,就像保存了一份“健康保障凭证”,以便后续报销。

4、获取应急救援信息

记住应急救援电话: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应急救援电话,如110、120、119等,并将其保存在手机中,方便随时拨打,就像记住了一串“生命密码”。

获取医疗机构信息:可以通过旅游指南、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医疗机构信息,包括医院的地址、电话、科室设置等。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找到合适的医疗机构就医,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这个暑期,带上这份“满分攻略”,和孩子一起开启一场安全、欢乐、成长的亲子游吧!让每一次旅行都成为家庭记忆中璀璨的明珠,照亮孩子成长的道路。

【专家名片】

刘丽利,应急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30年,曾在中日友好医院儿科进修学习一年,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儿童保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保健有较深入地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朝阳区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朝阳区医学会鉴定专家库成员。主译《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原理与实践》、参与编译《急诊与现场急救实用指南》等论著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科普书2部,院级课题3项。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

策划:融媒体中心

作者:莫鹏

审核:刘丽利

监制:彭雪征


作者:

应急总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