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13:47
“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的
艺术科技与自然韵律”展
正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出
包括达·芬奇手稿设计等
近200件展品亮相
展览以达·芬奇多领域创作成果为主线
从科学视角解读这位“跨界奇才”
《老妇人的脸》原型
可能源自一次街头邂逅
达·芬奇手稿残片
《老妇人的脸》,
是此次展览最重磅的一件展品。
画家用金属尖笔与棕褐色墨水
在直纹纸上勾画出一位侧脸老妇人。
这位妇人看上去有些“丑怪”,
这其实是一类为宫廷娱乐创作的
被称为“怪诞画”的“漫画”,
画中的老妇人,
很有可能是达·芬奇在米兰街头
邂逅的真实人物面容。
该作品是达·芬奇研究专家马里奥·塔代伊
在一本1651年版《绘画论》的
暗袋中发现的。
虽然手稿残片被裱在古纸上,
但其年代信息与书并不相同,
很有可能是后来被人添加进去的。
数字修复《蒙娜丽莎》
历经50余道工序
《蒙娜丽莎》的修复和数字重建复制品
被搬进了展厅。
原作绘制于白杨木画板上,
因岁月侵蚀,
画作整体已经泛黄绿色调,
本应湛蓝的天空
已呈现为青绿色的斑块,
色彩严重失真。
《蒙娜丽莎》的数字修复历经50余道工序:
首先依据画作损伤部分
邻近区域的表面信息进行逐层复制,
按照裂纹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填补;
完成表层修复后,
运用数字滤镜消除黄黑色覆盖层;
最后参照历史记载,
对睫毛与肌肤细纹等细节进行精修。
有个插曲让达·芬奇研究者们津津乐道,
在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864页中,
人们发现了一幅倒置的画作。
当翻转页面并清除周边的笔记后,
人们发现了一幅为《蒙娜丽莎》准备的草图:
一只睫毛纤长的眼睛和一缕波浪状发丝,
与《蒙娜丽莎》完美重叠。
设计球形飞行船
可能是最早的“热气球”
达·芬奇手稿犹如“知识星系”,
记载着达·芬奇对几何学、自然现象、
武器工程与人体解剖等多领域的探索。
达·芬奇设计的一款球形飞行船:
三张固定的大帆,
需要从山顶发射,
借强风之势腾跃远翔。
这个发明看似无用,
但在若干世纪后,
人们设计出了类似原理的
实用飞行器——热气球。
达·芬奇
年轻时长啥样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
达·芬奇的形象
早已凝固为一位长须飘飘的老者。
达·芬奇年轻时长啥样?
《青年时期的达·芬奇》为观众揭晓。
画作中面相清秀的青年,
一头金色的鬈发,脸部微侧,
深邃的目光望向画框之外。
这一作品中,
年轻的达·芬奇的原型来自两处。
其一是《三博士来朝》,
这是达·芬奇的一幅未竟之作。
画作中隐匿着数百个人物形象,
右下角,有一位唯一望向画外的青年,
被学界普遍认为是达·芬奇的自画像。
艺术家本人入画的创作方式,
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传统。
其二则是韦罗基奥的《大卫》雕像。
韦罗基奥是达·芬奇的老师,
据说雕像作品的模特正是达·芬奇本人。
■展期:至10月19日
■展览地点:国家自然博物馆临展1厅、2厅
■参观方式:国家自然博物馆官方平台购票参观,凭票直接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