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深挖大数据价值 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暨北京数据先行区发展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有关负责人正式发布“经开区数据20条”,以制度创新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以政策红利培育产业生态,为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亦庄力量”。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召开。
“经开区数据20条”围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任务,按照“制度、技术、市场、空间、生态”五位一体发展路径,设定数据制度先行计划、数据科技筑基计划、要素市场跃升计划、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和产业生态繁荣计划五大核心计划共20条政策精准发力,并通过“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双重维度,推动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打造全国数据产业标杆示范区。
其中,“数据制度先行”计划将从四方面破题发力: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在自动驾驶、工业制造等特色领域试点加快形成制度创新案例,并对投保科技保险的企业最高给予60万元补贴,为创新保驾护航;做优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构建“数算模用”产业赋能中心,推动数据集、语料库上架交易;深化监管沙盒机制创新,在自动驾驶、医药健康等领域建立包容审慎的柔性监管模式,对通过沙盒试验的企业发放创新服务券,拓宽数据合规利用边界;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高水平建设北京公共数据训练基地,建立细分领域公共数据授权定价机制,让公共数据“活起来”反哺产业发展。
“数据科技筑基”计划通过攻克数据关键技术、强化数据标注赋能和打造标准引领高地三方面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其中面向攻关数据传输、安全等技术的企业,经开区最高奖励500万元;对获得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支持3000万元;对建设数据标注基地、共性数据标注服务平台的企业,每年最高支持1000万元。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我们对标准制定单位给予首都标准化资金1:1配套,鼓励企业开展DCMM/DSMM认证,抢占数据要素标准制高点。”
“要素市场跃升”计划以数据券为核心抓手,从五维度激活要素市场活力:每年发放1亿元“数据券”,全面激活企业用数活力,并支持“数据券+算力券+模型券”联动叠加;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鼓励企业提供数据集免费开放和供给复用,单个项目最高补贴200万元;夯实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开展行业、城市、跨境等可信数据空间示范,对已建成并投入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根据产业带动、交易规模、数据调用、安全合规等情况,按照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给予相应资金支持;跃升数据资产价值能级,支持企业开展进行数据资产登记和数据产品挂牌、交易、开放等活动,争取数据资产统计核算试点;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流通,鼓励专业服务机构提供跨境相关专业服务,助力企业数据“出海”。
在“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中,北京亦庄将立足五方面全力打造“亦城数港”数据产业集聚新高地。通过布局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打造“亦城数港”产业发展集聚区,构建“一核引领、多点联动、全域汇通”的数据产业发展矩阵;培育数据领航企业强引擎,实施数据企业“领航工程”,构建“航母引领、旗舰攻坚、快艇竞速”的产业发展矩阵,每年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提升园区孵化服务软实力,支持园区建设数据企业孵化器,强化数据领域相关政策服务;打造园区信息网络高速路,推进园区“万兆光网”试点和IPv6全覆盖;构建动态弹性算力新生态,打造异构融合、算网协同、绿色低碳的新型算力支撑体系。
“产业生态繁荣”计划从场景、资金、人才三个方面厚植数据产业发展土壤。不断深化场景应用创新生态,按照投入的20%给予补贴,鼓励企业打造出具有示范效应的数据应用案例;探索多元资金筹资方式为数字经济注入活水,支持企业开展金融创新,让数据从“资源”变“资本”;构建人才梯度培养体系,鼓励企业设立首席数据官、数据合规官等职位,推进人工智能职业技能认定,支持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定向培养。
“经开区数据20条”以四大亮点勾勒出极具前瞻性的发展蓝图,展现出强大政策动能:制度创新与先行先试构筑政策基石,与国家战略导向形成深度协同,靶向施策激活产业发展动能,系统布局构建产业生态闭环。
编辑:徐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