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00后”采访,98岁的抗战老兵竟然偷偷写了张小纸条——
北京新闻 | 作者 陈歌 杨子仪 杨效春

2025-07-07 21:24

热点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可敬可佩的人——抗战老兵,虽然他们大都年近期颐或已过百岁,但经历烽火淬炼,那份滚烫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心却从未改变,历久弥坚。老兵不老,英雄从未离开。

现在,一群90后、00后年轻记者带着满满的敬意,去寻访、对话多位抗战老兵。让我们一起跟着他们的脚步,重温那段烽火岁月……

当“00后”遇上“九十后”,会发生怎样的对话?猛戳视频

我们拜访的何根毅老人,今年98岁,他17岁参加八路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何老本身就是一部“行走的活历史”。

采访当天,天公不作美,北京的雨下了一整夜。早晨七点,“00后”的记者杨子仪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了何老家楼下,老人早已在一方石凳上静候多时。何老每天清晨都有遛弯的习惯,雷打不动。见面时,他手里正握着当天最新的《解放军报》,还攥着一张小纸条,我看到纸条上写着“日本”两字……

我问他,纸条上写着什么。没想到,98岁的何老露出了孩子气的一面,微笑着表示:保密!在何老去换衣服的间隙,我们偷偷看了这张纸条,上面整整齐齐地手写着日本侵华的多个时间节点……原来,经过战火淬炼的老兵,面对采访,也是要打草稿的。作为一名00后,我突然被如此认真的何老“可爱到了”!看来,“九十后”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何老一再强调,自己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清,脑子也记不清了”,但在之后的二三十分钟里,这位98岁的老人,将自己的烽火岁月,娓娓道来,中间没有停顿。比如,1931年9月18日,日军武力侵占了东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4年4月,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日军铁蹄伸向了河南,这也是何老的家乡,何老说,自己就是在这时失去了哥哥,连尸体都没有找到……国仇家恨,让少年何根毅毅然走上了战场。

那些浸着血与火的岁月,他又何曾真正遗忘?他不仅将历史写在小纸条上,更烙进了心里。他说自己1945年11月9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今年,入党已整整80年,采访时,何老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至今日,他仍然保留着很多战士的习惯。

虽然硝烟已经远去,但何老始终敏锐地关注着国际局势,读报、看新闻是每天雷打不动的事。说到当前的国际局势,刚刚面对采访有点儿紧张的何老,变得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他们那一代人,深知,从“弱国无外交”到“明月照大江”的背后,需要的不只是国际舞台上的折冲樽俎,更是几代人用血肉铸就的硬实力。

采访快要结束时,何老突然提出了一个请求,他想要跟一张照片拍一张合影。这张“照片”其实是一张被何老用玻璃相框裱起来的剪报。拍照时,何老的腰佝偻着,但他用双手将相框稳稳捧到了胸前。

在采访中,何老反复嘱托:年轻人身体好,有知识,有文化,一定要为国家做贡献。在他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信仰的形状——最朴素炽热的家国情怀,历久弥新。

告别何老时,云销雨霁,阳光普照。对于已经走过98年风雨人生的老兵何根毅来说,如此的阴晴变化早已是寻常风景;而对于我这个“00后”,老兵的嘱托音犹在耳。一代战士终将老去,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年轻。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