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石景山 | 夏天,有一万种让人沉醉的理由
2025-07-08 13:5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盛夏,愿你也热烈绽放!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

炎暑日蒸,却也别有生活意趣。7月5日傍晚,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携手「为你读诗」,开启《诗意石景山·音乐文学季》。

摇扇、吹风、赏荷、听歌、读诗,静下来,清凉与欢喜会从我们的心田涌起……

小暑篇·绿树阴浓夏日长

日子发出声响

我们的夏天愉快且漫长

如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夏天,你会作何描述?

作家金爱认为:“夏天是光芒四射力大无比的季节,色彩原封不动地浸泡在河水里。”

大口吃西瓜、呼呼摇扇子、一个猛子扎进泳池里……似乎有热烈的阳光撑腰,做什么事都可以尽情、恣意些。

《诗意石景山·音乐文学季》首场活动《小暑篇·绿树阴浓夏日长》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中心二层彩虹阶梯拉开帷幕。

“夏天是让我们特别放松,特别容易回归自我、解放天性的这么一个季节。”(彭敏)不信你看——

平时的李白“霓裳曳广带”,颇有仙人姿态,到了夏天,干脆“脱巾挂石壁”,去除繁杂的配饰,一身轻松地享受松风拂面的清凉;而李清照此时也洒脱地畅游饮酒,甚至“沉醉不知归路”……

在夏天,热是真的,快乐也是真的。“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汪曾祺)

在夏天,即使无所事事

也依旧意义非凡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个“热”字给了我们足够的享受清凉、悠闲的理由。

“休息不是偷懒。夏日里偶尔躺在树荫下的草坪上,耳听流水淙淙声,眼望着蓝天浮云,这绝不是浪费时光。”(约翰·卢伯克)

非必要的社交和忙碌,象征性完成就好了,毕竟,人在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度夏和消暑。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授、美国全球音乐奖得主赵晓霞(左)与青年阮演奏家邸琳(右)合奏,用空灵清越的旋律将观众带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境中。

宋人秦观曾写下一首题为《纳凉》的诗:“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其实,需要纳凉的不仅是我们的身体,还有填满焦躁的心。让它如水中莲花一般安定下来,清风自然会透过身体吹动心灵,把我们吹得清凉又好看。

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彭敏分享“文学里的夏天”;唱作人、牛奶咖啡主唱仙羽用《当夏》等三首原创歌曲,诉说夏日情怀。

夏天有一万种

让人沉醉的理由

“我喜欢夏日的活力和明亮,更喜欢它的爱憎分明、裸露直爽。”(苏笑嫣)

夏天有准时供应的西瓜和荷花,有值得反复回味的友情和爱情……它似乎具备一万种令人沉醉其中的理由。在夏天,连活着的感觉都更加热烈而直接。

石景山区文化馆戏剧指导老师池骋朗诵《小池》等夏日古诗;演员、石景山区文化馆戏剧干部陈铮朗诵《如梦令》;演员、导演、石景山区文化馆业务干部孙刚朗诵《与友书》。

“夏天拥有一种独特的生活美学,对于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境,它会起到一种治愈的作用。”(彭敏)

比如辛弃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但仍于某个夏夜“听取蛙声一片”,放下心中烦忧,感受生活之丰富;又如苏轼,遭遇贬谪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用夏日美食将挫磨变成快乐。

夏天用略带攻击性的方式占满我们的生活,同时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你远比自己想象得强大,你是如此的不可战胜。

《诗意石景山·音乐文学季》

《诗意石景山·音乐文学季》以重要节气、节日为索引,以中国文学与中国音乐为挖掘内容并进行当代创作,打造与城市地标、在地文化深度融合的文旅新场景。


作者:

石景山文旅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