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何若

2025-07-08 22:44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备受关注的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有了最新调查进展。据通报,事件起因是园方在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而据警方介绍,如此荒诞之举,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

铅是公共健康领域最受关注的有毒化学品之一。摄入过量铅,可能导致贫血、胃疼、腹泻、失眠等症状,会对幼儿的神经、智力造成损害。

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幼儿园强化食品安全保障,园方要进行日检、周检、月检。涉事幼儿园负责人明知故犯,竟同意后厨人员将外包装上明确标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堂而皇之用于幼儿食品制作,导致园内233名幼儿血铅异常,简直是丧尽天良。

守土失责,其心可诛。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涉事人员的动机,拿更加亮丽的食品颜色当招生卖点。如此“脑回路”,充分暴露出涉事人员的无知无畏、利欲熏心。对这样的恶行,必须严惩重罚,使之付出应有代价,以雷霆利剑震慑潜在的以身试法者,筑牢幼儿食品安全底线。

通报之外,还有一些疑问待解。其一,据报道,许多家长曾带幼儿在两地做过血铅检查,结果却相差颇大,这一信息是否属实?如属实,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其二,园方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彩绘颜料制作食品的,相关监管检查是否失守?惟有深挖彻查、公开透明,才能解开以上追问,更好维护公共健康安全。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当下,二百多名幼儿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祈愿他们能够尽快康复。

这一事件也是一记响亮的警钟。舌尖上的安全是天大的事,任何违法违规、麻痹漏洞,都可能酿成大祸。一旦出事,威胁的不仅仅是个体健康,更是全社会的安全感。从极端案例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将监管抓紧落实,才能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编辑:晁星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