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三顾白宫,有何算计?
九万里

2025-07-09 07:47 语音播报

天下

美国时间7月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抵达华盛顿,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会谈。

这是内塔尼亚胡今年第三次正式访问美国,也是6月以伊局势骤然升级以来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的首次面对面沟通。

出发前,内塔尼亚胡还特地发文感谢特朗普,称其在对伊军事行动中提供了大力支持,同时表示“相信特朗普一定能推动加沙停火进程”。

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在白宫宴请内塔尼亚胡一行。

事实上,这场备受瞩目的会晤远非一次简单的协调行动,而是特殊节点上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的一次战略对表,其背后是以色列的内政困局、加沙的战场博弈以及中东愈发紧张的地区局势。

三顾白宫,寻求支持。

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区彻底沦为人间炼狱,巴勒斯坦经济几近瘫痪,人道主义危机空前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在此背景下,顶着“战时总理”头衔的内塔尼亚胡密集拜会特朗普,是以在军事僵局、国际孤立与国内政治危机三重夹击下的“生存式求援”。

内塔尼亚胡“三顾白宫”,每次访问都精准踩在冲突转折点上,在深刻反映以色列“以战养政”逻辑的同时,也展现了美以两国盟友关系的动态变化。

一顾:拉近关系,试探底线。

在国际多方斡旋下,今年1月15日,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加沙地带第一阶段停火协议,为持续近16个月的激烈冲突按下了暂停键。

然而仅仅两周后,短暂生效的停火协议便宣告破裂。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迅速重启军事行动,恢复对加沙地带全境的密集空袭和大规模地面进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月4日,内塔尼亚胡成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位受邀访美的外国领导人,双方就加沙停火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会谈,随后联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通过会谈,美以双方在多个领域达成共识。

军事上,特朗普给予内塔尼亚胡口头支持,称“以色列有权自卫”,但拒绝书面承诺“永久支持加沙行动”。

领土上,特朗普提出了极具争议性的“加沙改造计划”,要求埃及和约旦接收巴勒斯坦难民,由美国在加沙开发房地产。

经济上,美国同意将关税暂缓期延长至7月9日,以换取内塔尼亚胡参与“加沙开发度假区”可行性研究的有关承诺。

内塔尼亚胡2月份访美的首要目的,是寻求特朗普政府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有力支持,同时试探美国在加沙问题上的战略底线,以及对“彻底消灭哈马斯”目标的容忍度。

二顾:沟通关税,争取军售。

3月18日,在特朗普政府的支持下,以色列再次无视国际社会谴责,对加沙发动大规模无差别袭击,造成数千人死亡,并宣称将继续扩大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针对以色列突然发起的新一轮攻势,联合国警告称“系统性袭击平民设施构成战争罪”,国际刑事法院也随即发出战争罪逮捕令,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来自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批评声浪。

在4月初特朗普突然丢下“对等关税”重磅炸弹的关键档口,内塔尼亚胡二度访美,与特朗普深入会谈,成为美国宣布向全球征收关税后首位与特朗普会面的外国领导人。

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迎接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这次会谈中,美以双方围绕“四大核心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关税问题上,内塔尼亚胡极力标榜“美以特殊纽带”,让特朗普同意延长对以关税豁免期,其间维持现有税率。

军售问题上,内塔尼亚胡暗示“安全保障需要经济支持”,促成美国务院批准5.1亿美元的最新军售成功落地。

加沙问题上,特朗普派出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开展斡旋,迫使哈马斯接受“部分停火”方案。

伊核问题上,双方一致认为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主要不稳定因素,支持削弱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

此外,特朗普还称赞内塔尼亚胡是“战争英雄”,谴责国际刑事法院发布逮捕令是严重的“政治迫害”,公开为内塔尼亚胡站台背书。

通过此次“闪电外交”,内塔尼亚胡成功实现关税豁免止损、军售输血续命、政治背书避险、盟友站台维稳四重目标,将以色列的经济困局、军事消耗与政治矛盾转化为美以同盟的共同危机。

三顾:战略对表,研商计划。

本月初,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以双方就加沙问题举行了多次会谈,目前以方已接受一项为期60天停火协议的基本条件,呼吁哈马斯也接受这份停火协议。

当地时间7月5日,哈马斯方面虽然就“60天停火框架”作出了积极回应,但对其中的多处关键细节仍然存有疑虑,因此也针对性提出了“永久停火、援助监督、以军撤出”等多项修改意见。

两天后,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落下帷幕,在近三个半小时的会谈中,巴以双方围绕达成停火协议的条件反复磋商,但最终仍然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在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下,内塔尼亚胡开启了今年以来的第三次访美之旅,不仅与美国务卿鲁比奥、中东特使威特科夫等人举行“实质性”会谈,还在白宫参加了特朗普举办的私人晚宴。

据外媒透露,在本次会谈中,美以双方围绕加沙停火条款、伊朗核威慑风险管控、新一轮对以军售、关税豁免等多个议题进行沟通,内塔尼亚胡的首要目标便是力促达成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的协议。

在白宫晚宴上,内塔尼亚胡还给特朗普送了一份“惊喜”——一封提名特朗普参评诺贝尔和平奖的官方信函,将这场会面变成了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

内外交困,钢丝独舞。

当前,内塔尼亚胡面临内部的反对声浪和外部的严峻形势,亟需与美国进一步巩固同盟关系。

于内,面临执政危机。

随着巴以冲突的延宕,以色列国内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反对声音明显增多,游行示威活动此起彼伏。

内塔尼亚胡面临司法部门受贿、欺诈和违背公众信任三项严重指控,极右翼盟友也对其进行施压,严重动摇了联合政府的执政基础。最近,内塔尼亚胡的国内支持率已下滑至历史最低位。

面对国内的执政压力,内塔尼亚胡面临“要么上台打仗,要么下台受审”的局面,因此将对外军事行动视为政治生存赌注,企图借此为岌岌可危的执政联盟“续命”。

为此,他必须强化与美捆绑,力争拖美下水。

于外,面临严峻形势。

6月24日以伊停火协议达成没多久,双方就再次开启了隔空互怼,彼此密集放狠话。

伊朗武装部队新任总参谋长穆萨维少将表示,伊朗对以色列履行停火等相关承诺持“严重怀疑”态度,伊朗已做好充分准备,只要以色列敢对伊朗再度发起军事打击,就将见识到伊朗“真正的能力”,伊朗将做出更具毁灭性的回应。

由于以伊核心矛盾仍未解决,双方仍有可能再次爆发直接冲突。

此外,虽然伊朗支持的“抵抗阵线”整体实力严重受挫,但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组织仍有能力对以色列发起一定规模的袭击。

面临巨大内外压力的内塔尼亚胡此时访美,就是要在加沙问题、中东局势等方面与特朗普进行深入沟通,进一步寻求美方的支持。

中东局势,错综复杂。

一段时间以来,虽然以色列对包括伊朗在内的地区对手实施了有力打击,在地缘对抗中暂时占据了上风,但依旧处于强敌环伺的境地。

当前,巴以冲突、黎以冲突、以伊冲突、红海危机四条战线相互联动,中东局势依旧不容乐观。

在加沙地带,以色列军队宣称已控制加沙近65%的地区,以空军与地面部队仍在持续展开军事行动。在以色列的重重封锁下,约47万加沙民众面临“灾难性”饥饿,近80%的人口流离失所,延宕近21个月的巴以冲突陷入了人道危机加重、外交斡旋失效的困境。

在黎以边境,黎巴嫩真主党日前向以色列数十个军事据点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次日凌晨以色列空军便报复性空袭黎南部多座城镇,造成大量平民受伤。随着双方互袭增多,黎以冲突可能再次升级。

在红海海域,也门胡塞武装正持续通过低成本无人艇、遥控爆炸艇、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等武器装备,持续袭扰以色列军事基地和来往通行船只,而以军则报复性轰炸了胡塞武装的武器转运设施和关键基础设施,红海已从传统货运航道沦为以军与胡塞武装军事对抗的核心战场。

而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以伊停火协议也随时可能破裂,让中东地区再次面临全面战争的风险。

内塔尼亚胡此次访美,表面上似乎给加沙停火带来一丝希望,但实际上却将进一步加剧中东局势的紧张。

未来,中东和平,道阻且长……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