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蚊子大威胁,别让登革热“叮”上你!
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者 刘金月

2025-07-09 08:56 语音播报

城事

暑假来临,你是否已开始规划旅行?山林徒步?海滨度假?东南亚异国风情?然而,当前全球多地(如东南亚、南美洲及我国广东等)登革热疫情高发,如何度过一个快乐又健康的假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登革“热知识”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1-14天,多为5-9天。典型症状为突起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多数感染者病情较轻。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后通常良好。

登革热的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通常不会直接人传人,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花蚊子”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少数情况下也可经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所以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减少蚊虫叮咬和清除蚊虫孳生环境。

白纹 伊蚊
埃及 伊蚊

防蚊装备是“刚需”

避开蚊虫“高危区”

出行前,查询目的地疫情动态,热门旅游地区如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马尔代夫、斐济等东南亚、南美洲国家是境外重点防范地区,国内南方省份如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广西等传播风险较高。如前往有登革热感染风险地区,务必全程做好防护:

衣:选择浅色长袖长裤,袖口、裤脚扎紧,减少皮肤暴露。浅色衣服能减少蚊子叮咬的兴趣,光滑面料能减少蚊虫附着。

用:裸露肌肤涂抹蚊虫趋避剂,按使用说明及时补涂,儿童选择低浓度配方。

住:露营或入住民宿时,使用蚊帐或合格的电蚊香等,确保睡眠安全。

行:选择成熟景区路线,尽量避开伊蚊活跃高峰期(清晨与傍晚)在草地、水边活动,降低叮咬风险。

健康自查做在前

积水清空断蚊源

旅行归来,建议开展自我健康监测14天,一旦出现突发高热(39℃以上)、头痛、皮疹等登革热疑似症状,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并详尽告知医生相关症状及旅行史。

家中清除积水、翻盆倒罐,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并清洗根须,能有效减少伊蚊孳生地;安装纱窗、纱门,通风时避免蚊虫飞入。

特别提示

孩子代谢快、体温高,更易吸引蚊虫,亲子出游更应警惕登革热感染,在科学防护中享受无忧假期!


编辑:赵司尧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