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13:49
今天上午,记者从“交通大家谈”节目获悉,为了提升非机动车停放空间,本市拆除地铁站周边围栏10458延米。同时,试点利用交通违法高清探头,对电动自行车闯灯、逆行等违法进行抓拍。
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试点针对电动自行车的非现场执法。在市区部分路口安装、升级非机动车交通违法高清探头,综合利用图像识别等技术,自动识别闯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通过发送违法告知短信等方式,通知当事人接受处罚,形成震慑效果。
围绕外卖、即时配送等电动自行车集中使用企业,交管部门会同市委网信办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对网民举报线索开展监测核实,督促存在问题的网站平台及时整改。会同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完善交通违法信息互通、通报约谈等机制,共同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当前,由于电动自行车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现有的停放设施难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同时,市民规范停放停车的习惯尚未养成。现有法规对电动自行车违停行为的处罚规定还不够完善,执法难度较大。”市交通委员会静态交通管理处副处长赵寒露介绍。
借助《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的契机,市交通委提出应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停放要求及相关法律责任,从源头上规范电动自行车的停车管理。此外,多部门联合,全力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
2025年,市交通委确定50处轨道站点及40处“学医景商”点位,作为非机动车秩序年度治理重点。截至目前,64个重点点位已完成治理,累计挖潜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2.35万个。
为了规范轨道站点周边秩序,本市按照“应拆尽拆”的原则,累计拆除轨道站点周边围栏10458延米,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持续开展轨道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专项巡查调度,在通勤高峰时段,利用行业视频平台进行视频巡检和调度,着重排查占压盲道、侵占非机动车道等违法停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