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14:20
近日,北京专家联谊会举办“北京建设全球城市”研讨会,5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全球视野下超大城市治理创新与北京实践”主题开展跨学科学术研讨。
北京专家联谊会是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主管的社会团体。北京专家联谊会哲学社科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开忠教授为分会活动致辞并作《新型世界城市的中国范式》主旨演讲。
他表示,世界城市网络格局与功能定位正加速重塑,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新型世界城市迅速崛起,并形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枢纽和全球创新中心、新质城市范式变革增长极、本土化-全球化协同三重特征的“中国范式”,未来将以中国智慧推动全球城市转型和新型全球化进程。哲学社科分会将充分发挥多学科专家汇聚优势,不断凝聚各界智慧,在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等领域深研笃行,完成好在全球城市竞争中打造“北京方案”这一时代命题。
学术报告环节,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以《国际视野下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题,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分享了关于“十五五”时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思路等研究成果。他介绍,北京科技资源丰富,基础研究优势突出,为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提供坚实基础。2024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显示,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稳居榜首,高质量论文贡献量超纽约、上海、波士顿等国际主要创新城市,在物理、化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三个领域的贡献份额均居全球第一。未来,北京可打造全球重要科学策源地、高水平人才高地、未来产业引领地和开放创新核心枢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堂林以《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思考》为题,针对先行示范区面临的制度性壁垒等挑战,提出了京津冀都市圈建设对策建议。他认为,京津冀应以都市圈建设夯实高质量一体化空间载体,三地应该构建首都都市圈大中小城市分布合理的多层级城镇体系结构,同时推动京津冀三地毗邻地区深度融合发展。
圆桌交流环节,与会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进行思想碰撞。北京学者、北京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敬群提出要续写新时代北京故事,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北京学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健建议依托市属高校的终身教育体系与政府就业服务,系统破解高质量就业难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席强敏指出多主体、跨地区的创新协作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未来首都要持续打造内聚外拓的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密主张通过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化转型与引流、重点产业集群空间共聚,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北京市社科院原副院长赵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强、青年北京学者游自勇等专家还就首都交通规划、生物多样性包容型城市建设,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协同发展等主题展开了讨论。
本次活动是北京专家联谊会哲学社科分会举办的首次活动,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未来,北京专家联谊会将持续提升交流合作效能,切实发挥好首都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院士专家的智力优势、技术优势,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