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19:21
编者按:晨曦初露,善意奔涌。2025年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北京推荐的6位全国自强模范、9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1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表彰。2025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值此,北京市残联推出系列报道,展现事业成就,致敬奋斗精神。今天,让我一起了解全国残疾人先进个人牟育著,回顾他坚守在助残扶弱的最前线,用爱与担当,为更多残疾人点亮通往幸福之路的事迹。
在北京市大兴区,有这样一位特殊的 “引路人”:他身有残疾却扎根残联十八载,用行动践行 “让残疾人生活更美好” 的誓言。他是大兴区残联理事长牟育著,一位以党建为帆、以创新为桨,在残疾人事业浪潮中勇毅前行的基层党员干部。
党建是残疾人事业的“红色引擎”。” 牟育著始终将政治引领摆在首位,他组建 “北京榜样 + 自强模范” 宣讲团,深入全区20多个温馨家园,以 “面对面” 宣讲让党的理论 “接地气”。752 场红色主题活动、2.5 万人次参与,让 “听党话、跟党走” 成为残疾人最坚定的信念。为打破信息壁垒,他牵头打造 “大兴残联” 新媒体平台,5000 余篇政策解读、752 万次阅读量,使其成为 1.57 万残疾人的 “掌上家园”。一位农村残疾人感慨:“以前跑断腿问政策,现在手机一点全知道。”
全国试点中的 “大兴探索”。2016 年,大兴区承担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建设。牟育著建立 “政府 + 部门 + 社区” 联动机制,推动婚前检查率从 7.6% 跃升至 43.98%,伤害致残率下降 10%,相关经验获全国通报表扬。在残疾人收入状况调查试点中,他连续 8 年跟踪 215 户家庭,10 万余组数据为精准帮扶提供科学依据。
康复与就业的 “精准施策”。他推动建成大兴区残疾人职康中心,联合区妇幼保健院打造全市首家公立儿童康复园,形成 “3+5” 服务体系。为帮残疾人 “端稳饭碗”,他开展 “走访拓岗促就业” 行动,7750 名残疾人通过专场招聘、技能培训实现就业,不少人从 “靠救济” 变为 “挣体面钱”。
无障碍环境的 “织网工程”。牟育著将无障碍建设纳入网格化管理,联合 58 家单位整改盲道、坡道等设施,完成 2000 余户家庭无障碍改造。如今,大兴街头盲道贯通率达 98%,地铁站、商场均设无障碍通道。
困难群体的 “兜底保障”。针对农村低收入残疾人,他推动建设助残增收基地,946 人通过种植养殖脱低;与医保局联合推出重度残疾人医疗二次报销政策,三年为 3580 人报销 4617.6 万元。他探索的 “1+2+N” 接诉即办工作法,让残疾人诉求办结率达 100%,满意度超 98%。
在精神文化层面,他打造 “书香助残”“以文惠残” 等品牌,年均开展 500 余场活动,从诗歌朗诵到残疾人运动会,让文化滋养浸润心田。
作为三级肢体残疾的 “同行者”,牟育著更懂残疾人的艰辛。十八年来,他暴雨夜排查危房、凌晨护送残疾人就医、周末上门指导就业,用无数个 “超常付出” 换来了残疾人的 “正常生活”。
有人问他:“你自己也是残疾人,为何这么拼?” 他说:“因为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如今,年近六旬的他仍每天提前到岗,对每一项工作亲力亲为,风雨无阻。在他心中,残疾人事业没有终点,只有 “更温暖的下一站”。
从风华正茂到鬓角染霜,牟育著用十八年光阴,在大兴这片土地上织就了一张有温度的助残网络。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一桩桩实事让 3.7 万残疾人的生活焕发光彩;他身有残疾,却成为无数残疾人心中的 “精神支柱”。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基层党员的初心、残联工作者的情怀,更看到了 “以人民为中心” 的生动实践。
正如他常说的:“残疾人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这位在助残路上默默奔跑的 “追光者”,用坚守与担当,让 “春天的事业” 在大兴大地四季常青,温暖着每一个渴望飞翔的生命。
更多内容请关注北京残联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