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一件旧物都是时光的密使,它们没有史书的工整笔墨,却用裂痕、锈迹与磨损,刻录下比文字更真实的呼吸——那是市井商贩的吆喝,是渔阳突骑的“心跳”。从路县故城的神秘陶罐到山云纹瓦当,从戳印“亭”字的陶罐到井边的喧嚣,我们于泥与火、铁与金的凝结处,探寻文明的密码。请随我们一同拂去千年尘埃,在岁月的凝结中,聆听文明的低语。
聆听旧物故事
见证文物新生
“千秋万岁”瓦当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千秋万岁”瓦当
作为汉代极具代表性的吉语文字瓦当
承载着古人对永恒与美好的祈愿
从历史的深处向我们走来
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情怀
瓦当"生平简历"
文物名称:
“千秋万岁”瓦当
出土时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出土地点:
路县故城城内遗址区
展示点位:
陈列展厅
千年遗珍
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千秋万岁”瓦当,年代为西汉,尽管瓦当残缺,但中心圆钮清晰可见,外区被线十字四分,自右至左直书篆体“千秋万岁”四字。“千秋”象征千年,“万岁”寓意永恒,是西汉时期常见的吉语文字,反映了汉代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该瓦当与陕西关中地区汉代帝都、帝陵遗址发现的同类型瓦当形制相似,彰显了汉代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
文化溯源
汉代瓦当大致可分为画像纹瓦当、几何纹瓦当和文字纹瓦当三大类。画像纹瓦当以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为主,生动逼真;几何纹瓦当以几何图形为纹饰,简洁大方;文字纹瓦当则以文字为主要装饰,是汉瓦当中数量最多且独具特色的品类。文字纹瓦当通过文字直接表达各个阶层人们的意识、理想和愿望,内容涵盖宫殿、官署、祠庙、吉语、记事等,如宫殿类的“甘林”“年宫”,官署类的“右将”“宗正官当”,吉语类的“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这些瓦当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汉代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的缩影。
瓦当的艺术特征
千秋万岁”瓦当在汉代文字瓦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数量最多、流行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是吉语文字瓦当中出现时间最早的品种之一。瓦当上的文字布局严谨,笔画清晰,风格简朴而粗放,或放射回旋,或对称均衡,体现了汉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
瓦当上的“千秋万岁”四字,笔画随瓦当边缘弧形而变化,设计巧妙,既保证了文字的完整性,又适应了瓦当的圆形结构。
此外,部分“千秋万岁”瓦当还采用鸟篆等特殊书体,将文字与图案相结合,如“千”字作鸟头装饰,笔画盘曲,使瓦当更富艺术性和观赏性。这些特点使得“千秋万岁”瓦当成为汉代瓦当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千秋万岁”瓦当
以岁月沉淀的韵味
精湛卓绝的艺术
深厚广博的价值
跨越时空
向世人诉说着古老的祈愿
参考文献:
1、《汉代“千秋万岁”瓦当文字源流考》,谢晓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10期。
2、《瓦当收藏知识三十讲》,邵磊、沈利华,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
3、《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及文化表达研究》,李建华,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