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天儿有多热呢,
有人是这么形容的:
连我奶奶都开空调了
炎炎夏日,
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使
机体发生热平衡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进而引起中暑。
中暑貌似是个小病,
殊不知严重的中暑可以引起休克、
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所以中暑这个疾病不容小觑。
当我们身边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
该如何处理呢?
一起来看看——
轻度中暑
指在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和/或剧烈运动一定时间后,出现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至少一项且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
①头晕、头痛、反应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
②口渴、心悸、脉速、血压下降、晕厥;
③恶心、呕吐、腹泻、少尿或无尿;
④大汗或无汗、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或湿冷、肌痛、抽搐;
⑤发热。
中度中暑
即热衰竭。出现器官功能不全的失代偿表现,常以血容量不足的表现为特征,如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心率明显增加、血压下降、少尿等;可有晕厥,但数分钟内自行恢复意识,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
重度中暑
即热射病。是指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和/或剧烈运动一定时间后,新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
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如昏迷、全身抽搐、谵妄、行为异常等);
②核心温度≥40℃;
③多器官(≥2个)功能障碍表现(肝脏、肾脏、横纹肌、胃肠、循环、呼吸功能损伤等);
④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中暑与人体自身承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部分特殊职业,诸如军人、矿工等长时间会在高温的条件下工作,容易发生中暑。
参加军训的学生如果平时训练相对较少、体质较差,如果在较高强度的运动和较高温度下容易中暑。
另外,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高发。尤其是儿童,他们身体表面积与身体质量的比率较大,吸热率高,导热率较低,排汗量较少,热量更容易积聚体内。
此外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足,血液循环量不足,汗腺较小,出汗量低于成人,故体温调节能力不及成人,更容易发生中暑。
1、立即将患者脱离高温现场,移至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空调房。温度保持在22℃~25℃,不宜太低。
2、使患者平卧并解开衣扣和腰带,松开或脱去衣服,以利呼吸和散热,更换被汗水湿透的衣服。
3、用冷水擦拭头、颈、腋下、腹股沟处散热,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
4、中暑者出汗较多,需要补充含盐分的水。但要注意,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一次性饮水过多会引起或加重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的感觉,使中暑的症状加重。
5、对于重症中暑者,必须立即拨打救援电话,等待救援期间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转运过程中应用担架使患者平卧,最好使用空调车转送。
给予吸氧、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等,运送途中于冰枕,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放置冰块,继续物理降温。
多饮水
酷热天气,一定要足量饮水。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体内会丢失大量盐分和矿物质,可以通过饮用温盐水或运动饮料来补充;避免饮用过凉的冰饮料,以免引起胃痉挛。
减少户外活动
当气温过于湿热时,要减少在户外工作和运动的时间。
外出做好防护
暑天外出时最好穿棉、麻、丝类等透气性好的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出门最好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随身携带防暑降温物品,如饮用水、风油精等。
保证充足睡眠
酷暑天气要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防止过度疲劳,以免降低身体抵抗力。居室要保持通风,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能太大。
药物预防
工作现场需备有急救箱,内有藿香正气口服液、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物品。高温天气若需长时间外出活动,可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额部及太阳穴,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丸)等副作用较小的中成药来预防中暑。
但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开车前、对酒精过敏者、儿童以及正在服用消炎药的患者,应避免服用。可选择无酒精的剂型。
综上所述,中暑在高温、湿热环境中常见,要做到早发现,及时就诊,降低重度中暑的致残率、致死率,采取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中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