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安排,展览开放首日就迎来了六千多人次前来参观,观众们在1.22万平方米展厅里沉浸式体验,感受14年抗战的壮阔史诗。
游客沉浸式感受14年抗战的壮阔史诗
八个主题、沉浸式体验 重现14年浴血荣光
展览以时间为轴,通过“奋起抵抗 中国人民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全民族抗战 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砥柱中流 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站在抗战最前线”“战略支撑 中国艰苦抗战打破法西斯称霸世界的图谋”“罄竹难书日本侵略者的法西斯暴行”“得道多助 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伟大胜利 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八个部分,重温中国人民14年伟大抗战的光辉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抗战馆馆长罗存康介绍,本次展陈形式的主要创新点是贯彻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多样化展示手法,以传统手段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以实物展品和场景展示相结合,以静态陈列和动态演绎相结合,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
展览注重营造整体氛围和场景化表达,根据抗战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展厅色彩色调、灯光变化等一体化打造,整体营造由暗到明、由冷到暖、由苦难到辉煌、由悲怆走向胜利的情感氛围;注重文物档案多维展示,重点文物立体展示,强化组合叙事,将文物与特定的历史场景和故事情节相结合;注重提升艺术品质,结合展览具体内容,适当运用契合主题的油画、国画、雕塑等艺术品,提升展览艺术张力;注重细节呈现和个体叙事,深入挖掘历史细节,从细处巧妙布置文物史料,做好个体化叙事。
展览注重营造整体氛围和场景化表达
三千多件文物有三分之一为首次展出
一个被子弹打穿的钢盔,诉说着第29军士兵英勇顽强的战斗身姿。一面“死”字旗,是战士王建堂收到的最沉重滚烫的礼物。一封家书,记录着左权将军对妻儿的深情牵挂与家国大义。一本破旧的《论持久战》,将抗战的战略智慧与必胜信念深深镌刻……这些珍贵的文物是凝固的时光碎片,更是会说话的历史见证者。
第29军士兵使用过的钢盔等物件
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照片共计1525张、文物3237件,共同构筑起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三千多件文物中,有三分之一为首次展出。
在第一部分展厅里,一位女战士怀抱婴儿的照片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照片的主人公便是抗日英雄赵一曼和她的儿子。展柜里展示着伪满滨江省警务厅给伪民政警务司关于赵一曼的报告,讲解员说,这是赵一曼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首次展出。报告提到,赵一曼被逮捕后,“排除万难而脱逃”的原因是为了“再投到赵尚志的麾下去,作一个抗日战线的斗士”,真实记录了赵一曼忠于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
赵一曼与儿子的合影
报告还记录了赵一曼在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字迹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依旧力透纸背,上面写道:“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叩击着人心。
在展厅第二部分,破败的城墙、威武的卢沟石狮模型静静矗立,展柜里,首次展出的沈忠明《革命烈士证明书》让观众把思绪拉回了1937年7月那段山河破碎的日子。沈忠明是在七七事变中牺牲的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时年27岁。他的证明书这样写道:“沈忠明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
沈忠明《革命烈士证明书》
沈忠明《革命烈士证明书》所在的展区
来自东城区的观众张鹏带着两个儿子正在沈忠明展柜前浏览,“孩子们,沈忠明牺牲前,面对敌人的围堵毫无惧色,勇猛地冲上去与敌人展开肉搏,十分悲壮。”张鹏对孩子们说道,孩子们若有所思地停下了脚步。“厚植家国情怀的教育,从来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希望他们能真正读懂这些故事里的勇气与担当,知道咱们今天的日子是用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张鹏对记者说。
此外,首次展出的文物还有关东军残忍杀害杨靖宇后在他的头颅前的合影、洛川会议会议记录……这些文物串联起抗争史上的关键节点,让80年前的烽火岁月在展柜中愈发清晰可触。
巨型照片墙记录着国家的涅槃重生
在负一层展厅扶梯旁,一面巨型照片墙将5098张抗战老照片整齐排列,如同铺开一幅横跨14年的历史长卷。仔细看,这里面有“献金救国”时民众排起长队的赤诚瞬间,也有抗战胜利时众人的欢呼雀跃。5098张照片通过光影的明暗调节,在墙面上缓缓流转,最终在中央勾勒出一个熊熊燃烧的巨型火炬,表示着抗战烽火在祖国大地熊熊燃烧。
巨型照片墙将5098张抗战老照片整齐排列
“5098张照片,反映了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共计5098天的奋斗历程,它是很多人的一生,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涅槃重生。”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说道。
79岁的孙先生是今天场馆开放后的第一波游客,参观完整个展览,他感触颇深:“循着展览的路线,从黑暗走到光明,心里越来越敞亮。”孙先生说,他今天特意从海淀区赶来,提前一个小时就到门口排队了。“巨型照片墙让我非常震撼,还有第五部分南京大屠杀的板块,逼真的场景看让人十分揪心。但穿过这段沉重的记忆,等待我们的终究是胜利的曙光。”
展厅最后的文创空间同样人气爆棚,成为不少参观者结束行程前的“打卡地”。开馆首日,抗战馆在销产品101款,其中抗战主题毛绒挂件手雷、手榴弹、土地雷、盒子枪、大刀等产品充分展现了抗战军民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抗战意志,反映了人民群众在艰苦条件下利用各种手段抗击侵略者的历史事实,得到社会公众广泛好评,首日营业额达万余元。
文创毛绒玩具
文创笔记本、明信片
据悉,主题展览将作为基本陈列长期展出。展览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请持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安检入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有组织到馆参观,请提前沟通联系(联系电话:010-63777088、63777188)。
展览开放时间为9:00—16:30,按规定时间提供定时讲解,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重要抗战纪念日照常开放。其中,7月8日、7月9日、7月11日、7月15日至7月18日的每日上午组织专场参观,不对外开放,每日下午13:00—16:30对外开放。7月19日至8月31日,实行延时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8:00,17:30停止入馆。咨询电话:010-63777088、6377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