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协:赓续电影界优良传统,推动电影创作繁荣
中国电影家协会

2025-07-13 12:28

热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在广大电影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新征程上,希望你们继续在崇德尚艺上作表率,带动广大电影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总书记对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为中国电影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对电影创作和电影事业表达亲切关怀、殷殷嘱托,对文艺发展提出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阐明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立场、方法和标准,思想深邃、情真意切,为下一阶段电影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电影界的关心和关怀。我们党对电影事业的发展历来高度重视,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共产党对电影事业的领导,成为贯穿百余年中国电影史的一条红色主线——从领导左翼电影运动奠定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到新中国“十七年”期间初步建立人民电影的工业体系和创作范式,以及改革开放时期鼓励思想解放与艺术探索,延伸至新时代对市场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政策布局和对现实主义创作的再度深化。广大电影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为时代立像、为人民放歌、为民族铸魂,创作出一大批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经典作品,为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电影发展的政策文件,中央领导同志对电影事业发展做出了多次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电影事业的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关键在于赓续中国电影优良传统,将精神指引转化为创作实践。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要坚持崇德尚艺的价值认同。崇德尚艺是中国电影人赓续传承的精神基因,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电影工作者的殷切期许。总书记在回信中特别强调要“在崇德尚艺上作表率”,崇德与尚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正确把握艺术素养与道德修养的辩证关系,才能创作出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作品。年轻一代的电影工作者要向老一辈电影人学习,将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以更高道德标准律己,以优良社会形象示人,以纯粹的职业操守从艺。永葆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敬畏艺术,自觉担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价值观的责任,立德修身,积极投身电影创作的生动实践。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要坚持现实主义精神贯穿创作始终。现实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根生活沃土”的核心要义,也是中国电影120年发展历程中创作实践的精神主脉与价值根基。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脉搏和精神风貌,广大电影工作者要继承现实主义创作这一优良传统,深入观察和思考当下的社会现实,倾听人民心声,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塑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魅力的人物形象。要注重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提高原创能力,以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现实主义的魅力,通过作品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使电影作品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倡导建设性的电影批评和电影美学理念探讨,为创作营造健康良性的舆论环境。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要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电影发展繁荣。改革创新是推动电影事业永葆生机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广大电影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的改革创新。要勇于探索新的电影题材、新的表现手法、新的技术手段和科技应用,不断拓展电影的创作空间和表现形式,提高电影的艺术质量和观赏性。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用世界听得懂的电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电影成为增进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不断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赋予新的使命和机遇,中国影协将不断深化对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学习领悟,将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电影界凝聚共识、赓续传统、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一次集结和动员,团结引领广大电影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崇德尚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工作,乘势而上、善作善成,奋力攀登电影艺术高峰,为繁荣发展中国电影事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赵司尧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