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蓝庆新:雄安需多方发力,加快数据要素资产化进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韩梅

2025-07-13 22:26 语音播报


蓝庆新    素描/琚理

近日,雄安新区有三个项目入选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以“城市”“行业”“企业”三领域全覆盖的亮眼成绩跻身全国数据要素创新第一方阵。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正凭借其独特的数字经济优势,肩负起探索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任。

“雄安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一些现实挑战仍不容忽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蓝庆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蓝庆新认为,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四个方面挑战:

第一,雄安新区拥有超330亿条的海量数据资源,但数据资源红利释放不足。

第二,通过专业化、市场化交易获取高质量数据资源的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不足,导致数据资源化在雄安新区仍面临较高壁垒。

第三,数据要素资产化的进程亟须提速。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流通等资产化程序是实现价值化的关键,但平台交易规模有限、确权模式单一、交易规则不明确、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痛点,显著影响了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抑制了数据资产化潜力的挖掘。

第四, 雄安新区城市功能尚在持续发展阶段,教育医疗资源、生活便利性以及“烟火气”等与成熟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客观上削弱了对顶尖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等核心人才的吸引力。

蓝庆新建议,面对上述挑战,雄安需多方发力,加快数据要素资产化进程,将数据优势转化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新引擎。

首先,持续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深化数据场景应用,激活公共数据价值。应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细则出台,清晰界定数据开放共享边界,为数据流通奠定上层基石。面向当前数字经济建设热潮,应坚持场景牵引与应用导向,加强跨领域、跨层级统筹,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严防盲目投入、资源错配和重复建设风险。

其次,依托雄安新区城市综合数据平台,搭建业务系统、行业数据平台和新区级公共数据资源池三级数据共享架构。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与有序流通交易领域大胆先行先试,探索安全高效模式,以此全面激活数据资源价值。

第三,推动有效核算,进一步完善雄安新区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建立数据确权机制,分类分级对原始数据、脱敏数据和标准数据的权属界定和流转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构建准确衡量数据价值的评估模型,完善评估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数据资产目录和资产地图。

第四,加强与京津冀地区数据交易所合作,优化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并逐步形成全国性的数据交易生态体系。连接京津生活圈,完善生活配套,打造友好型的公共服务特区。交通基础上,加强与北京和天津两地间的交通建设,推动“低空经济”建设,畅通两地人才流动;人才引进上,立足于“雄才十六条”,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设数字经济高端人才集聚区,对数据领域高端人才实行“特岗特薪”,围绕服务承接疏解和重点发展产业,支持用人单位设立首席信息官职位;人才保障上,不断深化与北京市、天津市社保业务跨区通办和协同服务,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解决高端人才的后顾之忧。

行走京津冀

编辑:周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