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学习时报

2025-07-14 18:21 语音播报


提问:胡果雄   湖南省衡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因素。为什么说教育是关键因素?

解读:朱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教授

当今世界正经历深刻变革,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领域。在这一背景下,教育的作用已超越传统的知识传授与人才培养,成为塑造国家综合实力、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从历史维度看,教育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而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其战略价值更加凸显。教育不仅关乎个体成长,更决定着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能否在科技革命浪潮中把握先机,能否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

教育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

教育与人、国家、民族的关系自现代社会以来一直是永恒的主题,而影响此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复杂的,尤其是科技和产业因素对教育以及与人、国家、民族的关系影响更大,因为它影响到人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键是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形成全球激烈的竞争赋予教育以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为重任,因此教育成为民族和国家的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它的价值对于国家和民族具有整体性特征,教育要达至国家安全稳定、兴旺发达、文明昌盛、强大的国际权威的目标,为此需要形成国家安全能力、核心技术创新力、文化软实力和全球领导力等能力,无论是目标还是能力都需要教育的作用,因为实现目标和能力保障的重要条件就是人才的竞争能力。之所以教育会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因为教育在国家发展的目标和能力上所具有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

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百年变局中的关键因素,是因为它在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大国崛起必然会出现的发展阶段。工业革命时期,教育与国家发展的联系主要还是为国家发展中工业发展培养劳动力和确保国家政治稳定;经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洗礼,国家发展进入到短暂的和平岁月,但大国在向全球延伸其发展的途径中,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从劳动力培养和合格的政治公民的目标也延伸到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关系和核心科技竞争的国家安全稳定的维护目标上,其国家安全稳定的疆界从国内延伸到全球,教育的国家全球安全稳定的功能变得重要而急迫,教育不仅要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巩固和政治稳定发挥作用,而且要对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确保经济安全发挥独到的作用,尤其重要的是随着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不断出现,教育对于国家安全体系保障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如美国对内削减科研经费与加强意识形态审查,对外进行有限脱钩与人才排斥,重回高等教育维护国家安全与重塑传统精神的惯性路径。

教育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教育之所以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乃至实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因为它是驱动现代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教育不是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它通过培养创新人才以及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上的发现和发明应用于生产,从而实现了工业、产业等变革,提高了效率和竞争力,从而实现了国家的经济增长。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带动了产业变革,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可能,正所谓新质生产力决定了新型生产关系,导致教育的变革,反过来教育在历次工业革命中扮演的驱动力角色在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在科技创新上所发挥的作用深刻影响到了国家竞争力,在科技领域占优势的国家利用教育“断交”的手段来阻止后发国家的科技发展,以此来遏制他国的经济长期发展。为此,教育要培养未来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目标追求。

教育要在实现国家发展和人的发展中发挥有效作用,还需要自身的竞争力,它不仅要塑造国家在军事、工业、国防、经济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要形成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正所谓要建设世界教育中心。世界教育中心是由世界级的教育者、全球化的学习者、前沿引领的教育内容、直击心灵的教学方式方法、安全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以及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评价目标所构成的。这是综合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这种软实力可以吸引全球学习者,他们在世界教育中心所积累的学习经历、生活经验、人脉资源等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而构建起文化软实力之网,让世界变得更加具有某一种文化的同源性,形成一个安全且有相同文化经验的共同体圈。这种教育的价值是其他各种活动所起不到的价值。

教育的全球责任与未来使命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竞技场上有力发挥作用的价值前所未有地突出。国际竞技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外交、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角力既体现在国与国之间,还反映在国与区域之间,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国际性的组织当中,尤其是在教育的国际组织的角力场中。教育既是这些角力场的重要支撑,又是在角力场上能够赢得优势的手段,手段之一在于教育的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它是全球教育竞争与合作的产物。通常来说,教育的国际公共产品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是以知识为主的教育国际公共产品,如科学教育教材、数学教育教材、国际中文教育教材等;第二是以规约、倡议与标准为代表的条件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第三是以资金与援助为主的器物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如可以与国际组织联手设立全球性教育奖项,它可以成为兼具知识性与器物性双重属性的教育国际公共产品。

教育在国家的全球经济发展中被赋予重要的价值。国家的全球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所谓经济发展外循环的一种模式,它是一种由过去的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全球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利用资本积累走向全球的经济发展模式,随之而来的是对于教育的高度需求。这种需求在于对全球化劳动力的培养,从而形成全球性的人力资本。教育在形成国家的全球性的人力资本中的作用日益急迫而重要。伴随着资本积累走向全球的先进科技力量,如以人工智能驱动的工程科技不断走出国门,培养和培训能够满足工程科技提出来的劳动力需求成为教育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价值创造点。国际中文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医疗卫生教育、健康养生教育等教育需求越来越大,而且从单一的文化性的、容易被误解为意识形态化的教育逐渐转变成为综合性的教育赋能,构建起一种教育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重要的是,中国教育要在重塑全球教育格局和版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中文教育已经改变了全球的语言教育格局,职业技术教育也改变了全球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版图,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球排名吸引了全球教育目光,也开始被审视其成功的秘诀。

教育在大国崛起中的全球责任担当上要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理应承担更多的全球责任担当,或者说全球领导力,这种领导力要以我为主,切实承担起“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任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要从全球人才筛选、全球知识积累、全球能力提升、全球价值观塑造等领域全面提高全球领导力的培养能力,尤其是学科建设,如区域与国别学、不同学科的全球化战略,都需要提高全球化能力。

教育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教育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之所以在这个时代的重要价值愈加重大,是因为它对于守住“培养什么人”的底线的重要价值。国家安全,无论是内部安全还是外部安全,都取决于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安全的;科技创新,无论是关乎国家命运的,还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也都取决于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长期的经济增长,无论是内循环的经济,还是外循环的经济,取决于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人力资本及其生产能力、消费能力;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无论是世界先进文化,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取决于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由此看来,国家再怎么重视教育都不为过。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5年7月14日第4版

习近平文化思想

编辑:丰家卫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