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日子里,当年长城抗战中二十九军用大刀英勇杀敌的事迹再次被提起。某大媒体客户端文章《88年前的卢沟桥到底发生了什么》中说:“1933年春……29军的战士们手握大刀,在喜峰口战斗中血刃日寇,歼敌5000余人,一战成名。”而网上又有材料说:“喜峰口战役,共歼敌4000余人。”
为得到一个准确数字,我翻阅了一些材料。从这些材料中,我看到了一些残酷的数字,也看到了一段血与火写下的历史,令我感慨,令我唏嘘。
长城抗战发生于1933年1月至4月。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了我东三省后,企图继续向华北扩张。1933年元旦,日军向山海关发起进攻。我东北守军顽强抵抗,经三昼夜血战之后,山海关还是失守了。长城抗战由此开始。2月下旬,日军进兵热河。热河省主席汤玉麟逃跑,东北守军主动放弃了承德以北的阵地。日军随即占领承德,然后分兵两路,一路进攻喜峰口,一路进攻古北口。
张学良紧急向国民政府求援,同时引咎辞职,请求辞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的职务。蒋介石听说热河失守、华北危急,急忙派何应钦飞北平取代张学良,部署兵力,想以长城为防线,阻挡日军进入关内。具体部署是:令傅作义部守独石口,原属晋军的商震率三十二军守冷口,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守喜峰口。中央军十七军徐廷瑶率三个师守古北口。
喜峰口之战,大刀杀出威风
喜峰口,古称卢龙塞,位于燕山山脉东段,是蒙古高原东部和东北平原通往华北平原的一个咽喉要道。由于喜峰口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汉朝就在此设置了关卡,名曰“松亭关”,后易名“喜逢口”。崇祯二年(1629)冬天,清军绕开袁崇焕镇守的山海关,向西假道科尔沁、入喜峰口,直抵北京城下。唐代诗人高适在此有《塞上》一诗。其中道:“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1933年春天,“日寇正南驱”。1933年3月9日下午,日军两个旅团的步、骑、炮联合部队开到了喜峰口外二十余里的孟子岭,在大炮和铁甲车掩护下向我守军阵地发起进攻。阵地上的东北军抵挡不住,后撤逃跑。傍晚,口外高地遂被日军占领,居高临下地控制了口门。这时,二十九军三十七师的特务营赶到了,立即投入战斗。敌人炮火猛烈,且我军处在低处,地形于我军不利,营长王宝良在战斗中牺牲。天黑后,又一个团赶到,在山上山下与日军展开激战。夜里,我军从两侧出击,夺回了口外高地。
3月10日一整天,喜峰口外战斗一直很激烈。几处高地,两军反复争夺、来回拉锯,阵地上杀声震天。由于是短兵相接,敌人的飞机、大炮都帮不上忙,阵地还在我军手里。
3月11日拂晓,日军又向我军占领的山头发起了进攻。我军战士沉着应战,潜伏不动,待敌人接近之后突然用手榴弹、大刀出击,打退了敌人。敌人遂用飞机、大炮轮番轰炸。这两天的激战,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指挥官们意识到:日寇装备精良,这样拼杀下去对我方不利;应该发挥我军善于近战、夜战的长处,出其不意打击敌人。11日夜里,二十九军出动两个旅,由赵登禹、佟泽光两位旅长分别带领,从东西两路绕至敌人阵地后侧。喜峰口外天气寒冷,8日还下了一场雪。敌人万万没有想到中国军人竟敢踏雪夜袭,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在睡梦中,就被我军的大刀所砍杀。坦克、大炮被我军炸毁,粮食辎重被放火焚烧。远处另一山头的日军看到火光赶来增援,与佟泽光率领的一支我军遭遇,一场短兵相接的近战杀退了敌人。我军原路撤回。
上面所说的战斗经过,取自何基沣的文章《二十九军在喜峰口的抗战》。作者当时担任二十九军前方指挥,亲历其战事。
时任内政部长的黄绍竑在回忆文章《长城抗战概述》中说:“这是长城抗战惟一的胜利。捷报传来,振奋全国的人心;大刀队的威名几乎把现代的精良火器都掩盖了。”音乐家麦新受此胜利之鼓舞,创作了《大刀进行曲》,全国传唱。
此一役杀了多少日本鬼子?何基沣文中没有说,只说“此役毙敌甚众,击死敌指挥官一人”;“我军也伤亡很重”——牺牲了一个团附、一个营长、两个连长;还有一个团附、两个营长和七个连长负伤。——无论歼敌几千,二十九军的大刀此役杀出了威风是真的。
敌人受到这场重创之后,12日喜峰口沉寂了一上午。下午有四架敌机来投弹,我军略有伤亡。此后,喜峰口外两军对峙,不时有些接触,但战事重心已经转移到罗文峪去了。
罗文峪在遵化北,东北距喜峰口一百一十里,正位于喜峰口与古北口之间的长城凹入部。如果此地被日军占领,将从左后方威胁喜峰口。为此,二十九军派刘汝明师前来驻守。刘师一到此,便与原驻口外的东北军李福和的骑兵第五旅一部取得联系,约定互为策应。不料,当日军由热河向罗文峪进犯的时候,李部的骑兵也不跟刘汝明师打招呼,就望风而逃、向西撤退了!幸而当地百姓出于爱国之心,连夜向我军通报了日军将至的消息。与此同时,我军在罗文峪口外俘获一日军敌探,从他身上搜到文件,得知日军抽掉了两个联队(约7000人)协同一部分伪军,将从兴隆县东北的鹰手营进犯罗文峪。我军立即作出部署严阵以待。
16日拂晓,敌人先头部队沿半壁山向罗文峪发起进攻,经一番激战后被我击退。第二天,敌人又大举进攻,天上飞机投炸弹,地面用大炮狂轰。我军诱敌迫近,突出阵地,猛掷手榴弹,挥起大刀冲杀。战斗进行了一整天,阵地数次失而复得。傍晚,我方援军赶到,敌人退走。18日,敌人步、骑、炮混合约一个联队的兵力,向罗文峪、山楂口、沙波岗三处阵地发起猛攻,遭到我军英勇抵抗,用大刀手榴弹将敌人打退。激烈的战斗一直打到天黑,给敌人造成了重大伤亡。我军也一个团长负伤,一个营长阵亡。这天夜里,我军两个团分道绕到敌人阵地背后,发起攻击。正面我军见敌人阵地后枪声大作,立刻全线出击。战至天明,敌人全部撤退。罗文峪十里之内,已经没有了日军。
原来敌人见喜峰口攻打不下,便转而去进攻相对薄弱的冷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