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5.3%
北京晚报 | 记者 白波

2025-07-15 14:57

封面

记者从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上半年经济运行
突出特点是“稳”

如何评价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表现?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遭受重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国民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盛来运用四句话来概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稳”的态势持续。上半年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运行“稳”。从观察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来看,增长是稳中略升,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是5.4%,二季度是5.2%,上半年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去年上半年和全年GDP增长都是5%,所以增长是稳中有升。调查失业率总体平稳,今年以来,月度调查失业率基本都在5.0%至5.4%区间波动,基本是平稳的。物价低位运行,也是基本平稳。今年以来,有几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但6月由负转正,增长0.1%,其中6月核心CPI已经回升到0.7%。国际收支也基本平衡,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从以上四大宏观指标看,经济运行“稳”的主基调没有变。

二是“进”的步伐坚定。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同时,各地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从数据来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取得新的一些成绩。

三是“新”的动能累积。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新动能在积聚。

四是“畅”的循环改善。今年以来,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从统计数据看,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增长的主动力。经济运行在改善,上半年,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央行刚刚发布了数据,6月末M2同比增长8.3%。

内需尤其消费
成为GDP增长主动力

盛来运介绍了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3%,较一季度略有提升;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他表示,内需尤其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

上半年市场销售增速回升,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形势较好。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3050亿元,同比增长5.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增长4.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17978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27480亿元,增长4.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22.2%、11.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191亿元,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环比下降0.16%。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放缓
不意味着投资空间收缩

上半年投资增速有所波动。对此,盛来运说,虽然上半年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物价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而且投资结构在改善。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4.9万亿元,名义增长2.8%。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5.3%,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全年实际增速提升0.5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回落幅度不像名义增速显示得那么大,基本平稳,考虑到价格因素,投资实物工作量并不低。

投资增速波动和小幅回落,既有现实因素,也有深层次原因。盛来运说,现实因素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价格下行、企业竞争加剧,相关市场主体投资决策更趋谨慎。从深层次因素看,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发展方式在转型,新旧动能在转变,传统行业投资相对来讲比较饱和,一些产能要出清,比如房地产投资今年上半年继续下降。传统产业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内会加大投资增长压力。对投资增速的变动要全面来看待。

盛来运说,投资增速放缓不意味着投资空间收缩,现阶段高质量发展投资潜力非常大。要更好地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投资布局,改善投资环境,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持续推动投资健康发展。


编辑:秦亚堙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