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亦庄镇:计划每年推出2部至3部原创剧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强 武亦彬

2025-07-16 14:01 语音播报

城事

7月15日,大兴区亦庄镇镇属企业北京兴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北京鹊拾乐文化有限公司签约,将通过联合出品、制作以及票房分成等模式,打造区域戏剧品牌。双方共同孵化的原创“融喜剧”《乐队的“吓”天》,将于今年9月在亦花园剧场亮相。

签约仪式。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乐队的“吓”天》由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担任艺术指导,演出阵容包括相声演员侯振鹏等一众“名角”。为何定义为“融喜剧”?记者了解到,该剧将相声的诙谐机敏、脱口秀的犀利思辨、素描喜剧的鲜活生动、传统话剧的代入体验以及音乐剧的抒情表达进行有机融合与创新嫁接,讲述了年轻人逐梦音乐的热血故事,向观众传递向阳而生的青春力量。

亦庄镇镇属企业北京兴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签约并非局限在单一剧目,而是构建区域特色文化IP生态链的关键一步。签约后,亦庄镇与鹊拾乐文化公司确立三年合作期,计划每年推出2部至3部原创剧目,以“共同孵化、人才培育、版权联动、宣传协同”多维模式,培育本土创作力量,为亦庄镇注入更多文化动能。

亦花园剧场入口。(资料图)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亦花园剧场是个今年新亮相的演艺新空间,只有200多个座位。《乐队的“吓”天》之所以把首演地点选在这里,是因为相比于传统剧场,亦花园剧场特别注重“沉浸式”体验。精心设计的演出空间,让演员和观众离得很近,打破了传统演出中演员和观众之间“你演我看”的单向交流,剧场的座椅还可以根据不同情节需要随意调整位置,带给观众更多惊喜。

亦花园剧场周边还有20多家餐饮门店,亦庄镇希望“演艺新空间+”模式帮助这些门店实现客流量和营收增长,持续延伸剧场商业生态链条。亦花园剧场投入运营后,观众拿着票根到周边门店就餐,即可享受优惠。与剧场亮相前相比,目前20多家餐饮门店夜间消费占比已提升至45%,街区整体营业额增幅超20%。

周末,亦花园餐饮街区某餐厅内。(资料图)亦花园文创园供图

接下来,亦庄镇将进一步挖掘“票根经济”潜力,面向大兴区、经开区招募合作商家,组建“剧商联盟”并纳入票根促销计划,目前已吸纳108家企业入驻。此外,亦庄镇还将推动“演艺新空间+”模式向更广阔的文商旅体融合领域延伸,让区域戏剧品牌释放更强文化辐射力与商业驱动力。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