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孩子们下晚自习回家,这条路总是黑漆漆的,心里特别不踏实。现在好了,新装的路灯亮堂堂的,孩子晚上回家安全多了,我们家长也放心了!”近日,家住东高地街道桃源里的居民看着新安装的路灯,由衷地发出赞叹。这明亮的路灯,不仅照亮了辖区学子的回家路,也映照出东营房社区党委为民办实事的初心,用一系列暖心行动惠及辖区居民。
安装路灯,照亮居民回家路
6月底,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接到居民反映,称桃源里11栋东侧及周边区域夜间照明不足,给晚间放学的学子出行带来不便。原来,居民所反映的点位距离北京钱学森中学不足200米,是许多学子回家的必经之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东营房社区党委迅速行动,多次进行实地勘查,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最终决定在桃源里1栋、11栋及小花园处增设3盏路灯,并将存在故障的路灯修复。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社区高效完成了采购、安装及调试工作。如今,三盏崭新的路灯伫立路旁,有效解决了居民和师生夜间出行的照明难题,让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感”满满。
修补坑洼路面,保障出行安全
改善夜间出行安全的同时,东营房社区党委还将目光投向了居民每日通行的路面。整体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东营房社区,经过岁月的洗礼,辖区内多处道路出现坑洼不平、地砖松动翘边等问题,不仅影响出行体验,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社区党委立即联系专业施工团队,对破损路面进行全面排查、详细记录,并上报街道确定修补方案。为减少施工影响,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告知居民施工安排。施工期间,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有序拆除破损路面、清理废旧砖石、重新铺设沥青。经过近一周的施工,共完成了14处破损路面的修补。“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平坦了,出门遛弯心情都好了!”平整的路面赢得了居民的交口称赞。社区用看似微不足道的修补,实实在在地守护了居民的“脚下安全”。
清理堆物堆料,畅通公共空间
社区的服务触角不光局限于公共区域,还向群众的家居环境延伸。7月初,针对桃源里20栋居民集中反映的家中蟑螂泛滥问题,社区党委迅速响应。经网格员入户排查,发现多户居民家中及楼道均有蟑螂出没,推测原因是堆物堆料引起的害虫孳生。掌握基本情况后,社区联合派出所、街道执法部门、物业等多方力量,开展了一次全方位、地毯式的专项清理行动。“这大热天的,看着这么多工作人员楼上楼下跑,一趟一趟清理堆积物,太不容易了,为他们点赞。”20栋的居民竖着大拇指说道。经过两天奋战,困扰居民的虫害问题终于得到有效遏制,让环境更显清爽整洁。
从路灯加装检修照亮居民回家路,到坑洼路面修补保障出行安全,再到堆物堆料清理畅通公共空间……东营房社区党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日常巡逻为“触角”、居民沟通为“桥梁”,将精细化治理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构建起“巡查发现—议事协商—快速处置”的闭环机制,让问题解决在萌芽,矛盾化解在社区。同时,充分发挥楼门栋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网格+楼栋”双线联动,将治理力量下沉到最小单元,形成“社区主导、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共治合力,让民生实事从纸上清单变为眼前实景,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细微处持续升温。“‘小切口’体现‘大民生’,基层治理的落脚点始终是群众的满意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东高地街道党工委将持续聚焦重点民生项目提质增效,深化“党建引领、网格赋能、多方联动”的治理模式,用“绣花功夫”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用精准施策回应群众期盼,让幸福底色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愈发鲜亮。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通讯员 马艺菡 邢艳霞
编辑 姜欢
审核 赵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