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保单升级,骗子伪装保险售后骗走客户钱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徐慧瑶

2025-07-16 17:32 语音播报

头版

通过不法手段获取投保人信息,再伪装成正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打着保险售后的旗号,通过假装办理保险分红、升级保单、办理高收益保险等业务将保单内的钱款转出。近日,北京三中院通报一起诈骗案,6名被告人骗取多名被害人300余万元最终被判刑。

2023年7月,家住海淀的李女士突然接到一通电话,来电人张先生先是询问李女士是否购买了某公司的保险产品。确认之后,张先生热情建议李女士将保险产品进行升级,获取更高收益。聊到兴起,张先生建议李女士带着身份证、银行卡、投保单等材料来公司一趟,不仅可以由公司人员现场辅助完成升级,还有可能获得公司赠送的礼品。

将信将疑的李女士来到张先生提供的地址时,发现办公场所标有“保险售后服务”的显著标识,业务人员身着白衬衫黑裤子,俨然保险从业者模样。业务人员向她介绍了保险产品的升级情况。按照他们的说法,李女士只需将保单内的资金进行账户移转,就能够获得升级,并且还能获得比之前更高的分红。因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身份信息、投保情况,李女士没多想就按照业务员的指示在手机上进行了所谓的“升级服务”。没多久,李女士的手机先是收到了银行卡资金到账短信。紧接着,张先生又拿来一个POS机,并用李女士的银行卡将钱款转入某保险代理公司账户。随后张先生告诉李女士,保险业务升级已经完成。

回家后的李女士越想越不对劲,随即联系了之前投保的保险业务员,才发现自己保单内的钱款已被取出,多年投保的保险权益也不复存在。经了解,李女士还发现某保险代理公司与原保险公司并无关联。此前热情的张先生也联系不上了,李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

经审理查明,2023年2月至2024年间,业务员张先生所在团队在北京市朝阳区等地,将多名被害人约至公司,以办理保险分红业务等为由,先后收取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300余万元。法院最终认定各被告人构成诈骗罪,判决6名被告人有期徒刑8年6个月至1年不等的刑罚。

法官提醒,当有陌生人自称保险代理人找上门,或在网络上热情推销时,要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官网或官方APP,仔细核实对方身份,也可以要求对方出示有效执业证书,然后登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或使用相关软件查询其资质 。正规情况下,保费是直接转入保险公司对公账户,在进行转账前,一定要仔细核对收款账户名称,确保和保险公司官方名称完全一致。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