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18:39
1926年春,广西军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出任军长。为了策动北伐,他亲赴广州,与当时的国民革命军总监蒋介石进行了首次会面。
北伐初期,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对李宗仁所率领的第七军颇为慷慨,尽管当时条件十分困难,蒋介石还是主动拨给李宗仁大批军需物资,同时不忘提拔李宗仁的桂系同僚白崇禧为北伐军代总参谋长。
1926年8月,北伐军在湖南战场上高歌猛进,接连攻克多个重要城镇,直逼武汉。
一天,李宗仁去蒋介石的指挥部讨论下一步军事战略决策。时年39岁的蒋介石忽然询问李宗仁的年纪,得知李宗仁正好比他小四岁后,竟然主动要交换兰谱。在当时,这是一种结为异姓兄弟的仪式,象征着深厚的信任与情谊。
李继锋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教授
他没想到,蒋介石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但也不能折损蒋介石的面子。从李宗仁回忆录来看,他对这个倒不是特别欣赏。
几天之后,蒋介石一再催促李宗仁换帖子,李宗仁只得照葫芦画瓢给蒋介石回了个帖。蒋介石之所以和李宗仁义结金兰,看重的恰恰是李宗仁背后桂系的强大实力。
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的关系起初还算融洽,但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桂系势力不断壮大,蒋介石担心这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而李宗仁作为桂系的代表人物,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在国民党派系之间的权力之争当中,李宗仁曾5次举起反蒋大旗,3次逼迫蒋介石下台,可谓与蒋介石恩怨颇多。
抗战爆发之后,李宗仁的桂系是“逼蒋抗日”最坚决的力量之一,要求蒋介石共同北上抗日。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委任状交到了李宗仁的手上。李宗仁坐镇指挥期间,台儿庄大捷让他的声望不断高涨,也引起了蒋介石的警惕之心。
1943年9月,蒋介石对李宗仁明升暗降,把他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上调走,给了一个没有实权的职务。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为了给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加上一点“民主”的装饰,1948年3月至5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行宪国大”,进行“选举”。不甘心被边缘化的李宗仁在美国的支持下,决定竞选国民党副总统。
王晓建
军史专家
当时美国驻中国的大使是司徒雷登,他曾给美国国务院写过一份建议,蒋委员长继续担任领导,恐怕局势就会恶化下去,不如让位给李宗仁将军。
1948年4月,经过四轮选举,李宗仁以1438票被选为副总统。蒋介石对这一结果十分生气,开始用实际行动来羞辱李宗仁。
这张就是当时举行就职典礼的现场照片。蒋介石和李宗仁的着装搭配极不协调:蒋介石穿着中式的长袍马褂,李宗仁一身戎装,俨然是蒋介石的一位侍卫官。
这次典礼之后,二人的矛盾再次升级。但还未等蒋介石有着更多的举动,战场局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程思远
曾任李宗仁秘书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毛主席估计,我们用五年的时间来打败国民党。结果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把国民党打败了。蒋介石与广西军人集团的分裂也是很大的因素。
层层压力下,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表示愿意与中共谈判。1月21日,蒋介石宣布“当日下野”,南京国民党政府开始进入“李代总统时期”。
4月1日,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到达北平,与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举行谈判。
面对李宗仁的谋和决心,毛泽东表示“中国共产党甚愿与国内一切爱国分子携手合作”。但是在一心想要独大的蒋介石阻挠之下,4月20日,李宗仁最终未能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4月20日深夜,国民党南京政府复电,断然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第二天,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横扫长江南岸的国民党守军。
不愿意接受蒋介石摆布的李宗仁决定于1949年12月5日飞往美国。初抵美国时,由于语言障碍,李宗仁与夫人郭德洁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蒋介石在台湾针对他的种种举动,使李宗仁一度陷入情绪的低谷。他开始反思自己,同时也深深思念故国土地。他将如何审视自己的美国流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