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历史记忆!“柠檬黄”“志愿蓝”成宛平城内外亮丽风景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刘平

2025-07-16 20:38 语音播报

城事

这个7月,随着《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展,宛平城迎来参观高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来自丰台区的上百名“柠檬黄”公共文明引导员、“宛然以平”志愿者以及专业志愿者,以热忱的志愿服务守护着这座镌刻了民族记忆的古城,描绘出一道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7月16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宛平城东城门外,门口设置了文明丰台志愿服务驿站,“柠檬黄”和“志愿蓝”已经在这里值守。“城墙上的弹痕在哪儿啊?”“去卢沟桥怎么走?”“参观抗战馆有存包的地方吗?”几位游客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柠檬黄”和“志愿蓝”有条不紊地为游人解答、指引。

顺着城墙根儿,记者来到弹痕处,一位志愿者正在给游人介绍墙上的累累弹痕。这位志愿者叫太正琪,是一名“95”后,出生在宛平地区,也工作生活在宛平地区,是一名“宛然以平”志愿者。“我想把宛平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用我们的志愿服务守护历史的记忆,让大家都知道如今的青砖黛瓦太平盛世背后的那些烽火往事。”

进入宛平城,隔不远就能看到文明丰台志愿服务驿站那醒目的白色遮阳伞,还有“柠檬黄”“志愿蓝”的身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来自东铁匠营的“柠檬黄”程保兰和来自宛平街道城南社区的“志愿蓝”贺丹丹一起值守着。

一位老人坐着电动轮椅逆行着驶来,程保兰赶紧上前拦住老人。“您往这边走,这边凉快!”只见她一边温和地引导老人靠右行驶,一边询问老人的目的地,还把老人送到了抗战馆无障碍参观的入口。

“我们提前组织了队员熟悉场地路线,把卫生间、急救点、无障碍通道、停车场、出入口等的位置都摸透了。”程保兰告诉记者,宛平城内外共设置了16个固定点位和3个流动哨位,为游人提供秩序维护、指路引导、失散人员找寻、轮椅协助、应急救护等服务。面对高温天气,他们还准备了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药品以及创可贴、碘伏棉签等应急用品,随时准备帮助身体不适的游客。

“小药箱起了不少作用呢!前两天一位来参观的学生中暑,我们不仅给她提供了藿香正气水,还找来冰水给孩子降温。”贺丹丹告诉记者,应对及时,中暑的孩子很快就恢复了,继续参观之旅了。

从东到西640米,从南到北320米,宛平城内外,来自东铁匠营街道、石榴庄街道的60名引导员和来自宛平地区的56名“宛然以平”志愿者,用汗水与热忱服务着往来游人:帮助与家人走散的小女孩找寻家人,照护中暑的老人,在城墙下、街巷中化身“移动讲解员”为游客讲述抗战故事,指路,失物招领……

“宛平城既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地标,也是丰台区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我们以优质的志愿服务,着力打造游客到宛平的第一印象,展现‘北京范’!”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促进中心主任刘屹介绍,接下来,在凝聚“柠檬黄”“志愿蓝”力量的同时,丰台区将围绕宛平“博物馆之城”建设,面向全市招募一批有相关学术背景的专业志愿者,为来往的游客提供专业志愿讲解,推动宛平地区志愿服务常态化,让来到宛平的游客不仅能触摸到历史的厚重,更能感受到新时代丰台的温度。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