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10:46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向新向质聚能增势——2025年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上半年,全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力推动宏观政策落地显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总体经济呈现平稳运行、向新向好态势。
一、结构优化加“力度”,增强发展韧性
优势行业引领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行业发挥带动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87.0%,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行业收入增速自年初以来持续提高,集成电路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服务等领域收入均增长15%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1%,对实体经济发挥支撑作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贡献突出,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领域需求旺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需求结构持续优化。投资向优发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4.1%,其中设备购置投资增长近1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设备购置投资的比重超过8成,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消费向新而行,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8.9%,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额在信息、交通、文化娱乐领域带动下增长4.7%;新消费业态蓬勃发展,限额以上便利店、超市和仓储会员店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成以上,化妆品、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等时尚类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合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2%,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二、政策措施显“温度”,激发市场活力
市场预期继续改善。各项存量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提振市场信心,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环比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持续擦亮“北京服务”营商环境品牌,上半年全市新设企业近15万家,同比增长约2成。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实施,5月末企(事)业单位、住户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3%和6%,均比3月末有所提高,北京地区证券交易额增长20.3%。“好房子”项目陆续入市,激活改善需求,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4%,其中纯商品住宅增长33.8%,二手住宅网签面积、成交套数分别增长22%和18.6%。
需求潜能逐步释放。“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企业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步伐加快,全市设备购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8.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相关消费品产销两端向好,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6%和3.1%。举办时装周、国际电影节、文旅消费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全市娱乐业、文化艺术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5.9%、6.0%和19.2%。发布《北京市优化入境旅游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全链条”优化升级入境旅游服务,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246.7万人次,同比增长48.8%。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实施一系列稳岗扩就业政策,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上半年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与一季度持平。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8%,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长6.1%,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社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在教育、卫生等行业项目带动下增长26.1%。
三、新兴动能提“速度”,积蓄发展潜力
研发创新活力彰显。创新生态持续优化,1-5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为76.6%,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增长4.1%;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16.5件,增长11.9%,技术合同成交额3595.3亿元,增长6.2%,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现代交通领域。创新主平台、主阵地加快建设,中关村示范区规模(限额)以上重点企业技术收入增长11.0%,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7.3%。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全市规模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收入增长4.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平均水平,地理遥感信息、新能源技术推广等领域发展较好。
新兴产业动能强劲。上半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8.7%,其中核心产业增长10.5%(按现价计算)。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和16.8%(二者有交叉),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2个、7.1个百分点,锂电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成倍增长。1-5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12.3%和10.2%,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新型媒体服务等产业发展迅速。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2.9%,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总的来看,在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优势领域支撑有力、新兴动能加速成长带动下,上半年全市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稳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稳预期、增动能、促活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