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带娃更轻松!去哪里?怎么玩?玩得好?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新媒体平台“首都教育”,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融媒体矩阵的“现代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和“北京学生健康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推送了超实用内容,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暑假到了,很多家庭都计划带孩子出门旅行,或者已经在游玩的路上了,但理想中的“温馨亲子游”可能会因为某些事情变成“矛盾爆发现场”,比如“说了多少遍别乱跑!”“我不想拍照!”“为什么非要按你的安排来?”……为什么亲子游容易“翻车”?矛盾根源在哪儿?又该如何解决呢?
家长常期待孩子在博物馆学习历史脉络、在自然景区探索生态知识,而孩子则更易被眼前有趣细节吸引,比如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亦或者被电子产品吸引,到哪儿都玩手机。当现实与期待不符时,父母的失望情绪会转化为指责的语言:“我们花这么多钱带你来玩,你到底在干什么!”
另外,特种兵式打卡往往无法让孩子沉浸式地体验,反而会觉得异常疲惫。当家长过度追求“高效旅行”,实则正在无形之中剥夺孩子作为旅行参与者的主体感受。
最后,迷路、排队、丢东西等小事情可能会成为亲子矛盾爆发的导火索,使双方情绪一点就着。
矛盾点:“都是你定的地方,我根本不想去!”
解决方法:出发前和孩子一起讨论目的地和活动。比如:“这次有两天时间,一天选你想玩的乐园,一天陪妈妈逛博物馆,好吗?”让孩子参与决策,减少抵触心理。
矛盾点:“一直催我走,连冰淇淋都不让买!”
解决方法:每完成一个主要行程,留出30分钟自由活动时间。
比如:“逛完这个景点后,你可以选吃零食或者逛纪念品店。”给孩子掌控感,家长也能喘口气。
矛盾点:(孩子哭闹)“你再这样,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解决方法:情绪激动时,不妨暂停片刻。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现在也有点生气,我们休息5分钟再聊。”避免在气头上说伤人的话。
冲突后的关系修复往往比预防更重要。晚上睡前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短时间的沟通,互相了解一天的行程中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有什么,拥抱彼此,让不快乐止于今天。
想在科学之旅中度过炎炎夏日?暑假涨知识,千万别错过“科学公开课”!为满足中小学生的科普需求,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联袂为青少年联合打造了一档纯公益、全开放的科学教育系列课程——“科学公开课”(第七季),设置了“巨擘探秘”“预灾寻策”“智启未来”“悦享健康”“微纳奇旅”五个课程系列,邀请了20位科学家为大家带来丰富有趣的科学内容。
本季“科学公开课”已于7月15日起,每周二、四、六晚8点,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华网客户端、央视频、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各大媒体平台同步直播。直播结束后,也可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国科普博览网站《科学公开课》专题页面回看课程视频。
假期里,除了出京旅行,家门口也有不少值得打卡的宝藏遛娃好去处!小编搜集到了《北京100地亲子趣游宝典》,包含四大主题板块,精选了100个北京特色亲子目的地,通过走进博物馆、运动空间、公园和文体艺术区,让孩子在历史、文化、自然和艺术中成长。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丨“首都教育”微信号及视频号、“现代教育报”微信号、“北京学生健康教育中心”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