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20:57
近期,美国政府批准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芯片,这一看似“松绑”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方的“精心设计”。在全球科技博弈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外部技术的“施舍”都不是长久之道,唯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从美方官员的表态来看,解禁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已研发出性能相当的芯片,如华为等企业的成果;另一方面,这也是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一个“筹码”,是复杂谈判拼图中的一块。
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直言不讳地承认,解禁H20是因为中国有“等效”产品。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透露,这是维持中国对美国技术依赖的“诱饵”。他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造自己的芯片,所以美国必须始终领先一步,只能卖给中国“第四先进”的芯片,不会卖最先进的、第二先进的,甚至第三先进的芯片。所以策略就是:卖“刚刚够用”的产品,让中国开发者对美国技术形成依赖。这背后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绑定。
白宫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戴维·萨克斯坦承,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华为进展迅速,他们推出了名为“Cloud Matrix”的新架构,也开始向海外出口自研技术。所以,我们必须竞争,不能把整个中国市场拱手让给华为,否则等于在资助他们研发,让他们去构建自己的开发生态。“H20是降级芯片,放行是一种‘控制性开放’,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华为的市场主导地位,这有助于防止他们一家独大。”
对我国而言,H20 芯片的解禁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积极影响。此前因禁令受限的部分人工智能项目或许能够重新启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业务拓展困境也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有望再提速。然而,我们绝不能就此放慢自主创新的步伐,反而应更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创新的紧迫性。
芯片禁令实施以来,我国科技企业在压力之下奋勇突破,用实打实的创新成果粉碎了西方的技术神话。华为昇腾910B芯片的实测性能已与H20旗鼓相当,新一代910芯片更超越英伟达H100水平。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迫使美方调整封锁策略,更再次印证了自主创新的巨大潜力。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卡脖子”困境下的绝地反击。
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美国此次解禁H20,背后深层意图仍是维持其在关键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通过“控制性开放”,试图继续让中国开发者对美国技术形成依赖。而且,美国国内鹰派公开反对H20解禁,一旦政策再次收紧,已拿到的订单也可能瞬间作废。相关政策的反复多变已经让部分大企业开始警惕,字节跳动发布声明表示,不会采购这批敞开卖的H20。为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将有更多企业坚持多元化选择。
历史经验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从5G领跑到芯片突围,每一次突破都印证了自主创新的决定性作用。H20解禁恰似一剂清醒剂,再次提醒我们: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容不得丝毫懈怠,必须始终坚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联合创新、构建完整生态、强化人才培养,才能彻底打破西方技术霸权,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