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鲜食玉米节来啦!上百种新品集中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佳琪

2025-07-20 09:56 语音播报

城事

719日,“2025京津冀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北京鲜食玉米节”亮相城市副中心于家务乡通州国际种业园。来自全国31家企事业单位的138个鲜食玉米新品种集体亮相,300多名鲜食玉米专家、企业代表、经销商、种植大户、基层农技人员、市民等来此“尝鲜”。

北京鲜食玉米节现场的玉米田。本报记者 张佳琪摄

目前正值京郊鲜食玉米采收季。现场,籽粒鲜亮、富含叶黄素的“农科糯323”,石榴红外观、高花青素的京紫糯519”,甜加糯、高叶酸的农科糯336”等高人气品种集中亮相。

不少市民全家出动,戴着遮阳帽走进玉米田,拿着帆布包、拖着露营车在采收区内收玉米;非采收区内,专业参观者们三五成群,有的边看边攀谈、有的剥开苞叶正仔细打量籽粒,还有的边看边记录。

北京鲜食玉米节现场游人如织。本报记者 张佳琪摄

“这片田集中展示了来自京津冀及全国的138个鲜食玉米新品种,其中,甜玉米品种35个、糯玉米品种40个、甜加糯玉米品种63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鲜食玉米课题组负责人卢柏山道出了鲜食玉米节的“门道”,这儿展示的上百种玉米成熟期大不相同,农科院采用了晚熟早种、早熟晚种的方式,配合滴灌,让它们都在720日左右达到最佳口感期。“我们还在田间设立了大型展板,市民可以边采收,边学习北京市的鲜食玉米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

参观者在北京鲜食玉米节现场的观景台欣赏玉米田景观。本报记者 张佳琪摄

品鉴环节更是人气爆棚,其中紫色玉米受到了不少市民热捧——这是兼具石榴红外观、脆甜糯口感及玫瑰香独特风味的“京紫糯519”。现场,北京市农科院与山西中科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玉米所创新选育的这一品种进行了产业化开发签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介绍,“京紫糯519”聚合了甜、糯、高花青素等优良品质性状,同时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势特性,可作鲜果穗销售,兼具速冻、真空穗加工等多种用途。

“京津冀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大会暨北京鲜食玉米节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的一张亮眼的名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荣焕表示,活动不仅搭建了鲜食玉米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引领了市场拓展、引导了公众消费、促进了产业提质升级。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中国鲜食玉米产业创新联盟主办。


编辑:赵司尧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