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11:47
酷暑难耐,谁不想扎进水里凉快凉快?夏天是“玩水”高峰期,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郊区一些自然河道备受追捧,但因水情复杂、管理和救援难度大等原因,危险更甚。今年入夏以来,已有多起溺水悲剧发生。然而,尽管岸边竖有“请勿游泳”警示牌,不少市民只图“清凉”,却对危险视而不见,对劝阻充耳不闻。
管理难点:“大喇叭嗷嗷响,没人听劝”
“管理难度大,根本拦不住人。”记者采访时,保安人员反复提及的难处是“管不动,劝不听”。
在永定河溺水点下游,一位保安人员腰间系着大喇叭,循环广播安全提示。他苦笑着摇摇头,抬手给记者指了指,“光眼前的这100多米河边,就立了4块警示大牌子,那么大的字,没人在意。”
“我们一共三个人,河道又长又宽,一到周末人就乌泱乌泱的,我们不可能盯住每一个人,大喇叭嗷嗷响,没人听劝。”
“正是因为水情复杂、管理难度大,导致救援打捞也十分困难。”曹春利说,郊区河道水域宽广,一旦落水,呼救可能不会被及时发现,“有些溺水者落水很久后才被发现,救援打捞往往耗时耗力。”
记者注意到,在永定河溺水点的岸边,竖立着一块落款为河湖管理方的“重要警示”提示牌,上面写道:“水深危险……近年来发生数起野泳溺亡事故,均为不听管护人员劝阻执意下河游泳导致。”
判例警示:以身犯险者将自担全责
溺水身亡对任何一个家庭而言都是无法承受之痛,但若死者家属向河道管理方索赔时,却可能面临诉求得不到法院支持的局面。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近几年北京法院相关判例发现,管理方在合理范围内尽责的情况下,以身犯险者将自担全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