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齐古代中国展厅顶流,32件国博高颜值文物“说话”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冕 邓伟

2025-07-21 12:26 语音播报

热点

7月21日, 国家博物馆的“选美赛”告一段落,32件高颜值文物从140余万件(套)馆藏品中脱颖而出,在展柜上增加了专属二维码。观众扫一扫,不仅可以听到“文物说”,还能创作一张以“美”为主题的专属海报。

32件入选文物的时间跨度从远古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最年长的一件是鹰形陶鼎,出生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最近人气最旺的是孝端皇后凤冠。最年轻的是清乾隆时期的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DW250721国博推出美之道导览路径5
DW250721国博推出美之道导览路径6

经受住了漫长时光筛选的颜值,美得恣意,没有丝毫矫揉造作。

击鼓说唱俑,跨越千年的“喜剧之王”。它诙谐地邀请观众注意——“那蜷曲的脚趾正因大笑而不自觉抓地,连足尖都绷着表演的劲道,鼓面上似乎还回荡着未散的余音”。

DW250721国博推出美之道导览路径8

鹰形陶鼎,下垂的尾羽与它的双腿构成三足支撑,既保证了实用性,又赋予器物一种蓄势待发的动态美感,达到静中寓动的美学效果,完美平衡了写实与抽象的关系。它像是一位远古哲学家,剖析着东方美学的精髓,正是“离形得似”。

文天祥草书《谢昌元座右辞》卷,通过墨色枯润、线条疾徐传递情绪波动,通篇气贯长虹,意蕴十足。以书法为媒,观众与民族英雄对望、对话。

入选文物都在展厅展出。大部分常驻古代中国展厅,“后母戊”青铜方鼎、四羊青铜方尊、孝端皇后凤冠等顶流都增加了二维码。

DW250721国博推出美之道导览路径4

国博介绍,此次“美之道”文化项目在既有展览叙事基础上,以“美”为引,重新构思并撰写文物说明,从历史文化、生活品质、社会经济与文化交流等视角,引导观众探索文物背后隐藏的美学密码。

观众凭二维码,可以在任何地方全方位感受“美”,听主持人张泽群、张越,演员钟楚曦、张凌赫等人讲述文物之美。未来,国博“美物”范围也将不断扩大,更多文物将“开口”。


编辑:丰家卫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