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西藏,跨越12年的医疗援藏接力
2025-07-21 16:0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7月14日

北京市第十一批第一期援藏医疗队员

在首都国际机场整装集结

顺义区五名援藏人员

金卓、李丽娜、张海旺

韩晓磊、王立彬

肩负使命

奔赴西藏

开展为期一年的援助工作

左四起,依次为王立彬、韩晓磊、金卓、张海旺、李丽娜。

在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中,顺义区医院心胸外科副护士长金卓的眼神里,除了使命担当,还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愫。这份情愫,延续着一场跨越时光的医疗援藏接力。

2013年,51岁的卓贞顺——金卓的母亲,是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的产科主任,作为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顺义区首批援藏干部,背上行囊,告别家人,远赴西藏当雄县人民医院开展援助工作。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当雄县,卓贞顺常常在夜里整理病历、编写培训手册;在风雪天,顶着严寒出诊,为藏族同胞接生新生命。

2013年,金卓(左)到西藏探望母亲。

“妈妈总说,当雄县的星空特别亮,藏族同胞的笑容特别暖。”金卓还记得去西藏探亲时,母亲牵着她的手走在当雄县的街道上,指着产房说:“这里的产妇需要更规范的产检,孩子们需要更安全的出生环境。我们多做一点,他们的希望就多一分。”母亲在雪域高原的坚守与热忱像一颗种子,悄悄在金卓心里扎了根。“从穿上护士服的那天起,我就知道,学医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金卓说。

母亲在机场送别金卓。

2025年,当北京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选拔启动时,金卓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最终,她成功入选,并成为顺义区援藏医疗队队长,远赴西藏担任拉萨市尼木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负责医院日常主要业务。“妈妈说,援藏是‘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生命温暖生命’,现在我想亲身体验这份重量。”

金卓作为顺义区援藏医疗队队长进行表态发言。

虽然援藏地点从母亲当年的当雄县换成了尼木县,但金卓的行囊里装着一份特殊的“任务”——她带了一部相机,计划在工作之余重走母亲当年走过的路,拍摄当雄县的变化。

部分医疗队员援藏期间工作照。(资料图)

从2013年到2025年,12年光阴流转,卓贞顺、金卓母女二人接力奔赴雪域高原。12年来,一批批援藏医疗队员带着赤诚之心,在西藏的县乡医院、牧区的帐篷里留下足迹。他们不仅救治患者,更注重“传帮带”,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如今,这五名队员接过的不仅是前辈的行囊,更是一份跨越山海的承诺。当飞机冲上云霄朝着雪域高原飞去时,这是医疗援藏精神的延续,更是一份镌刻在海拔4000米群山上的传承与担当。


作者: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