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点29分,将正式迎来……
2025-07-22 15:2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图片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2025年7月22日

21点29分

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

「大暑」

图片

雷博渊/摄

大暑|暑气溯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此时气温达到顶峰,雷雨也格外频繁,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图片

马重光/摄

大暑

养生

大暑养生“四宜”

宜补水: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大暑时节做好防暑措施,常备绿豆汤、五花茶、淡盐水等饮品补充水分、解暑清热。

宜补觉:充足的休息有利于缓解浮躁烦闷的情绪,使阴阳调和,精力恢复。

宜除湿: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适当出汗有助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

宜祛暑:大暑时节,人们更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不适。饮食可多吃薏米、赤小豆、山药、茯苓等以利湿,适当食用苦瓜等苦味食物,以清热解暑。

此时更是“冬病夏治”黄金期:

  • 三伏贴:三伏贴是一种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在三伏天阳气最旺盛时,将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借助三伏天的高温和人体阳气升发,药物透过皮肤渗透经络,调节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

  • 艾灸祛湿:三伏灸常从夏至后开始启动,此时艾灸可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阳气温通经脉,驱散体内积寒,强壮脾肾阳气。

图片

刘永红/摄

大暑习俗

饮伏茶: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由十多味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茯茶在古时候经常出现于乡间来往的道路上,会设凉亭招待来往的路人。

吃仙草: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斗蟋蟀: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斗蟋的寿命不长,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汉字中,“秋”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蟋蟀体形雄而矫健。

图片

王诗维/摄

1一候:腐草为萤

古人认为草衰败和腐烂之后,生命的运化在继续,腐草变成萤火虫。真实情况是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湿热的大暑时节卵化而出。

2二候:土润溽暑

溽暑,说的就是现在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大暑后,湿气浓重,不仅天气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湿气好像从地里冒出来的。

3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过后,常在午后降下酣畅淋漓的大雨,可以稍稍缓解一些暑气。此时的雨既是解渴的雨,也是提升肥力的雨,天气也开始向立秋过渡。

图片
图片
图片

潘功书/摄

在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翻滚的热浪里

荷花怒放、蜻蜓飞舞

丰盈的绿意盛放

不妨静下来守一份宁静

待秋风起时,收获喜悦满仓

图片

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