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然拒绝停战谈判的美国,怎么又主动坐回谈判桌了?
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2025-07-22 16:14 语音播报

时事

1951年夏天,朝鲜停战谈判在三八线附近的开城艰难开始。会上,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阐述了朝中方面主张以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的这一基本原则立场。朝中方面认为,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符合举世公认的历史事实,回到战前的状态是最合理的要求。

对于朝中方面的合理主张,美方不仅断然拒绝,而且狂妄地炫耀其海空军“优势”,并提出了荒谬的“海空军优势补偿论”,即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签署停战协定后,由于空军、海军不能再进行军事行动,因此在军事分界线的划定上要求得到补偿。

美方代表团拿出了一份他们标定的军事分界线地图。如果按照这个方案,中朝军队就需要后撤数十公里,退出1.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这种军事讹诈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朝中方面的驳斥。

毛泽东主席致电谈判代表团负责人李克农,指出:我方必须坚持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主张,并以坚定不移的态度,驳回其无理要求。

谈判双方各持己见,谈判在十几天里没有丝毫进展。

徐焰 军史专家:毛主席当时就下了决心了,到了8月中旬,就说我方不怕破裂,你这么气势汹汹,那我们要让步,显得我们倒是心虚理亏了。

打的时候想谈,谈的时候想打。艰难开始的谈判因为美方不断滋事挑衅被迫中断,战争双方的斗争从唇枪舌剑谈判的会场又转到飞机大炮较量的战场上。

1951年8月18日,为配合“联合国军”代表团关于军事分界线的谈判,迫使朝中方面接受无理提议,美国空军在美军地面部队发动夏季攻势的同一天,开始了空中攻势——“绞杀战”。

美军飞机开始集中攻击朝鲜北部的铁路系统,企图在90天内使朝鲜北部的铁路运输陷于完全停顿的地步。

关键时刻,年轻的中国空军临危受命,长空亮剑。

罗援 军事科学院原世界军事研究部 副部长:抗美援朝战争以后,空军是仓促上阵,力量比较薄弱,各类飞机加起来不到两百架。我们的飞行员受的飞行训练时间非常短,更谈不上空战经验了。

与初出茅庐的中国空军相比,美国当时投入朝鲜战场的飞机多达1700余架,不仅机种配备齐全、性能优越,而且飞行员的空战经验十分丰富。‍

‍1951年9月25日,志愿军空军雷达发现,由美军战斗机和轰炸机组成的混合编队共计5批112架正向朝鲜北部地区进犯。志愿军空4师16架米格-15战斗机迅速升空迎敌。

这场大规模空战持续了三天,共26架美军战机被击落,8架被击伤。10月2日,毛主席看到空4师的战报后,挥笔写下“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的赞语。

美军在空中“绞杀战”中没有占到便宜,地面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同样无功而返。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布莱德雷在写给杜鲁门的报告中抱怨道:“用这种战法,李奇微至少要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达鸭绿江。”

战场上的失败,让美方不得不谋求重新回到谈判桌前,以谈判的方式确定军事分界线。

1951年10月25日,中断了63天的朝鲜停战谈判在板门店复会。这一次,美方代表的狂傲态度有所收敛。11月27日,谈判双方就军事分界线的划分达成协议:确定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并各由此线后退两公里建立非军事区。

历时四个月,关于军事分界线问题的谈判充分表明,如果没有有力的军事打击相配合,同美国人谈判是不容易的。毛主席曾说:“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联合国军”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依旧得不到。到1952年5月,在停战谈判的五项议程中,只剩下第四项战俘问题悬而未决。这也成为朝鲜停战谈判中最为棘手也最为旷日持久的斗争。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