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收复!长城抗战中国军队惟一进攻战在这里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于丽爽 武亦彬 美编 赵云龙

2025-07-23 07:00

热点

1933年1月,长城抗战打响,中日双方在山海关到古北口一线展开争夺。三个月的交战中,中国军队唯一一次主动进攻并夺回阵地的战役,就发生在冷口。

冷口关是万里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口,位于界岭口和喜峰口之间,两山夹一川,是河川型关口。冷口一旦失守,敌人就会从侧翼包抄界岭口和喜峰口,因此冷口得失对整个战局至关重要。

当时,日军刚兵不血刃占领了热河省省会承德,他们误以为中国军队放弃抵抗了,因此占领冷口后没有做好防备。中国军队趁机在夜色的掩护下发起主动进攻,不到两个小时就夺回了阵地。

时任三十二军军长的商震提出“多流一滴汗,少流一滴血”的口号,指挥部队在阵地上抢筑工事,各界群众也纷纷加入。附近村民捐来门板、甚至是寿材,开滦矿务局送来原木、铁锹……中国军队苦战一个月,最终还是失守。

冷口关东侧的制高点上有一座敌台,被“墙粉”们称之为“壮士楼”。敌台里有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长城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留下的刻字——三十二军717团1营4连九班。

一营营长叫王长江,在冷口战役中,他因为战功卓著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作为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王长江一心报国,因不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1938年,他加入了八路军,还因为作战勇猛指挥有方,被延安《解放日报》报道。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他还担任了开国大典阅兵的副总指挥。

【长城有故事·长城上的抗战·3】

策划/撰稿/资源提供:于丽爽

出镜主持:于丽爽

摄制:张钰 武亦彬 

编辑:武亦彬

翻译:王雅晴

点击图片查看栏目所有作品

胡同里的北京

编辑:武亦彬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