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停战谈判陷入僵局,毛泽东主席:决心与敌战下去
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2025-07-24 16:57

时事

1952年5月初,朝鲜停战谈判的五项议程只剩下战俘遣返问题。朝中方按照《日内瓦公约》提出了双方战俘“全部遣返”的方案,却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拒绝。

“联合国军”代表在谈判桌上以拖代谈,在战场上却展开了新的行动。对此,毛泽东主席明确表示:如果敌人不让步,或使谈判破裂,我应决心与敌战下去。

为了推进停战谈判,彻底粉碎“联合国军”以军事行动夺取谈判筹码的幻想,志愿军部队派出大量狙击手和单兵炮手,大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几个月后,志愿军在几乎没有伤亡的情况下,打死、打伤“联合国军”一万多人,击毁大量坦克、车辆,给敌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与恐惧。

1952年9月18日,为迫使敌人做出最后让步,志愿军决定在全线发起战术反击作战。

齐德学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 副部长:这个战术反击作战,对营以下兵力防守阵地的60个目标攻击77次,几乎是攻则必克,对他们的士气影响太大。

毛泽东主席对这次反击作战给予高度评价: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

1952年10月7日,“联合国军”首席谈判代表哈里逊在朝鲜停战谈判会场作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

1952年秋,正值美国第34届总统大选,杜鲁门迫切需要扭转朝鲜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增加停战谈判中的筹码,以达成他所谋求的“光荣停战”。正在这时,由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詹姆斯·范弗里特制定的作战计划“摊牌行动”让他兴奋不已。这个计划一旦成功,将使中朝军队陷入被动,甚至扭转战局。

五圣山是中朝军队中部防线的战略要地,山前的上甘岭地区有597.9和537.7北山两处高地。“联合国军”一旦突破五圣山防线,进入开阔的平康平原,机械化部队就可以长驱直入,中朝军队将无险可守。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军对志愿军上甘岭阵地突然发动猛烈炮击,一天之内就倾泻了30多万发炮弹和500多枚航空炸弹,致使上甘岭阵地表面工事全部被毁。

驻守在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第15军两个连的战士,凭借坑道工事英勇作战,打退了美军进攻,用生命坚守住了阵地。

坚守在上甘岭一号坑道的15军134团3营8连断水缺粮14天,仅靠岩壁上的一点泥水坚持作战。战至最后,全连仅存6人,歼敌1760余人。夺取阵地后,他们的战旗上竟留下了惊人的381个弹孔!

历经43天鏖战,“联合国军”寸土未得。“摊牌行动”最终以惨败告终。

没过多久,1952年12月初,“联合国军”开始频繁举行登陆和空降作战演习。种种迹象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很可能在朝鲜东西海岸发动又一次“仁川登陆”,以此扭转战局。

12月,毛主席敏锐地洞察了敌人的图谋,下达指示:准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人登陆冒险。

毛主席深知,如果不阻止敌人的军事冒险行动,便不可能全面恢复停战谈判。为了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毛主席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发表严正声明: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的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在毛主席的指挥部署下,从三八线附近的正面战线到朝鲜东西海岸沿线,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构建了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使敌人无隙可乘,大规模军事冒险计划胎死腹中。

1953年2月22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主动致函朝中方,提议先交换伤病战俘,试图借机恢复他们单方面中断了近五个月的停战谈判。

这一次,停战协定能顺利达成吗?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